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0月8日《华尔街日报》登的消息说得很清楚,美国商会9月份专门写了篇长文,把这些不满全摆了出来,核心就是两点:中国搞激进的产业政策,还强迫美国企业转让技术,把当初说的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全抛到了脑后。 就说这“激进的产业政策”,在他们眼里简直是踩了红线的操作。就拿广东省2023年的政策来说,明晃晃给半导体、新能源这些高端制造行业发补贴,把这些领域当成优先发展的香饽饽,有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可多扣120%,设备购置最高奖5000万。但这在他们看来就是“政府下场抢生意”,要知道过去这些可是美国企业的自留地。 最让他们坐不住的是,这些政策真的起了效,上海美国商会2025年的报告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业企业盈利占比高达80%,医疗健康行业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制药巨头都得凑过来合作。这哪是他们想看到的“市场主导”? 分明是中国用政策杠杆撬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增长空间,这种“按规矩打不过就说规矩不对”的心态,藏都藏不住。 更让他们窝火的是所谓“隐蔽的技术转让要求”,嘴上喊着“强迫”,其实是舍不得自家的技术护城河。早几年他们还能靠技术优势拿捏市场,现在却发现中国企业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以前或许还能拿“超国民待遇”当筹码,现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摆在这里,66%的美资企业压根舍不得撤资,想留在这分蛋糕,就得拿出点真东西。他们嘴里的“隐蔽要求”,说白了就是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做组装代工,开始要核心技术了。 比如新能源电池领域,中国企业从依赖进口到现在掌握核心工艺,四大原材料基本摆脱进口依赖,锂电设备国产化率超90%。而美国商会急着给扣上“强制转让”的帽子,无非是怕自家技术优势被彻底抹平,毕竟这可是他们维持高利润的根本。 最让他们有底气喊“违约”的,还是25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在他们看来,承诺里的“减少政府干预”应该是中国永远当“配角”,可现在中国不仅没退到幕后,反而在关键领域主动布局。 他们选择性忽略了中国开放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对95%进口商品零关税的事实,一门心思盯着产业补贴说事儿。 可转头看看他们自己,2018年贸易战打起来,光产业损失就高达390亿美元,还得靠政府发补贴填窟窿,这种双重标准也是没谁了。 更讽刺的是,他们喊着“对话无效”,可中美商贸工作组开了一轮又一轮,中方都明确表达了关切,他们却只想着用关税、封锁这些硬手段逼中国让步,说白了就是想靠拳头抢回话语权。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所谓的“强硬手段”不过是最后的挣扎。上海美国商会的报告里藏着答案:48%的企业呼吁取消对华关税,64%的企业知道关税只会让自己营收下降,真正愿意回流美国的企业连零头都不到。 他们愤怒的根本不是“中国不遵守规则”,而是中国不再按照他们定的规则玩,不再甘心只做产业链底端的“打工人”。25年前他们以为能靠市场准入拿捏中国,没想到中国反而借着开放的机会,用产业政策补短板、用技术合作破壁垒,把“被动接招”变成了“主动布局”。 现在眼看美国的产业优势一点点被稀释,他们急着喊“来硬的”,本质上就是想靠强权把中国按回原来的位置,可这世上哪有永远不变的“规则”,不过是实力说话罢了。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