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实则不然,它其实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他与清朝的恩怨素来已久,时至乾隆上位,他面对的就是这个与清朝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然大物。 别真以为准噶尔只是个草原部落,人家早在明末就开始攒家底了。它的老祖宗是明代的瓦剌,到清初已经整合了厄鲁特四部,吸收了周边突厥语系部落,硬生生在中亚拼出个庞大帝国。 巅峰时期的准噶尔地盘有多夸张?东到哈密挨着甘肃,西抵塔什干、撒马尔罕这些中亚重镇,北达鄂毕河沿岸,南包昆仑山,连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哈萨克草原都是它的牧场,疆域面积丝毫不比当时的清朝小。 更厉害的是它的军事实力,不仅游牧骑兵骁勇善战,还从沙俄那弄来了火器,康熙年间就敢带着三万大军直扑内蒙古,逼得清廷不得不先跟沙俄签《尼布楚条约》稳住北方,再回头对付它。 这百年恩怨可不是闹着玩的,从康熙到乾隆,祖孙三代跟准噶尔死磕了近七十年。康熙二十 九年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靠火炮才把噶尔丹的“驼城”轰开缺口;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更惨,清军一万多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主帅傅尔丹带着几百人狼狈逃回,这场败仗让雍正至死都没再敢主动进攻准噶尔。 准噶尔也没把清朝放眼里,策妄阿拉布坦时期不仅抢了哈萨克的地盘,还派军打进西藏控制了拉萨,直到1720年清军才把他们赶出去。这就像两个重量级拳手反复较量,谁都没本事彻底放倒对方,直到乾隆上位才迎来转折点。 乾隆能拿下准噶尔,多少有点“趁你病要你命”的意思,但硬实力确实够硬。当时准噶尔内部乱成一锅粥,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为争汗位打得头破血流,阿睦尔撒纳干脆带着部众投靠清朝当起了向导,把准噶尔的防御虚实扒得底朝天。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调动近十万大军分南北两路夹击,可即便对手内乱,仗打得依旧惨烈。在伊犁河谷的格登山,达瓦齐集结上万叛军据险而守,清军前锋阿玉锡带着22名勇士深夜策马冲营,借着夜色大喊冲杀,准噶尔军竟自相践踏溃不成军,7000多人被迫投降,达瓦齐带着残部逃到南疆才被擒获。 可没等清军休整,阿睦尔撒纳转眼就反水,纠结旧部在阿尔泰山脉四处袭扰。清军追击途中遭遇暴风雪,粮草冻绝,士兵冻死冻伤无数,却还要面对准噶尔骑兵的游击突袭。 乾隆一气之下才下了狠手——毕竟康熙、雍正两朝都吃过准噶尔“招安又反水”的亏,雍正朝科舍图牧场被劫时,清军一次就阵亡3243人,损失牲畜12万多头,这种反复拉扯的苦日子谁也熬不起。 这场收尾战打得尸横遍野,准噶尔部的抵抗固然顽强,可终究架不住清军的持续围剿,也彻底掐断了准噶尔的根,终结了近百年的死循环。 战后的疆域变化更是颠覆性的。清初疆域大概400万平方公里,基本盘就在内地十八省,而准噶尔灭亡后,清朝一下子把天山南北全收了进来,连带着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土地都划进版图,总面积直接飙到1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凭空多了两个半法国的面积。 为了守住这块肥肉,乾隆二十七年设了伊犁将军,这职位可是正一品武官,管辖范围东到哈密巴里坤,西到葱岭塔拉斯河,北到额尔齐斯河上游,南到昆仑山,底下还管着乌鲁木齐都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一堆官员,屯田、练兵、收税全抓,等于在西北建了个“超级军区”,把这片土地彻底盘活了。 这事儿在当时的世界眼里,简直是平地惊雷。沙俄一直想拉拢准噶尔制衡清朝,还偷偷给他们送武器,结果准噶尔说没就没了,沙俄使团赶紧跑到北京重新谈判边界,再也不敢随便南下招惹清廷。 中亚的哈萨克、浩罕这些小国更慌了,以前还敢跟准噶尔掰手腕,现在见清朝能灭掉这么大个帝国,纷纷派使者来朝贡,生怕下一个被收拾的是自己。 连欧洲的传教士都在信里惊呼,说这个东方帝国的武力比想象中强十倍,要知道那时候欧洲还在打七年战争,根本没想到清朝能一次性解决百年边患。 不过话说回来,这份震撼确实是用血换来的。准噶尔部从巅峰时的几十万人口,到最后男丁几乎灭绝,这种惨烈程度在当时的游牧政权覆灭中都少见。 但客观上说,要是乾隆没下这狠手,准噶尔只会继续跟清朝耗下去,而北边的沙俄正忙着东扩,一旦让沙俄先控制了天山南北,现在的中国西北版图恐怕就要改写了。 说到底,这场战争虽然残酷,却实实在在为现代中国的疆域打下了底子,也成了18世纪亚洲地缘政治里最绕不开的大事。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
兰亭说事
2025-10-10 15:35: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