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湖北许广高速事故中,驾驶员开启“高速NOA”后睡着致车辆失控,再

落笔花 2025-10-09 22:28:39

2025年10月湖北许广高速事故中,驾驶员开启“高速NOA”后睡着致车辆失控,再次凸显智驾系统的安全边界问题——当前所有量产车智驾均为L2级辅助驾驶,核心是“人机共驾”,驾驶员必须全程监管。 事故本质是认知偏差与技术局限的叠加。驾驶员误将“辅助”当“替代”,而L2系统存在明显短板:雨天雷达探测距离缩减40%,对施工区等“长尾场景”识别率不足50%,且缺乏应急冗余设计。公安部数据显示,此类“脱手脱眼”事故呈上升趋势,背后是用户对技术的误判。 法律追责已有明确界定:驾驶员是第一责任人,“脱手脱眼”属违规驾驶,需承担全责,致人伤亡可能涉刑责。车企若用“自动驾驶”等话术误导,将面临200万元罚款,且需留存30天运行数据供追责。 监管与技术正双重发力。工信部新规要求DMS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手部脱离方向盘超30秒即强制减速;北京等地试点“智驾信用积分制”,违规3次即限制功能使用。车企则升级硬件与算法,但工信部明确,无论技术如何迭代,L2级驾驶员责任不变。 破局需多方协同:驾驶员需摒弃“甩锅”心态,车企应规范宣传,监管需加快立法明晰权责。唯有坚守“技术辅助、法律托底、责任在人”原则,才能让智驾真正服务于安全出行。

0 阅读:3
落笔花

落笔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