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居然有一个不为

青霭悟禅机 2025-10-08 22:48:12

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居然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坏习惯”,这么多年基本就没断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林蛇母1902年出生在清朝末年,她出生时,村里大多数人还没见过时钟,大家习惯按太阳升落来安排一天,她的生日是身份证上标的1902年6月,彼时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宽裕,她小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后来再娶,继母脾气不好,家里脏活累活大多落在林蛇母头上,她从不抱怨,忍着把日子熬下来。 后来兵荒马乱,她成了家,夫妻俩辛苦种田,生活艰难,她一口气生了七个孩子,在那些年,能让孩子平安长大就是最大的本事,林蛇母带着一家人渡过了不少苦日子,抗战时,整个村子都惶惶不安,有时只能靠树皮野菜充饥,她没有什么“健康秘诀”,也不爱计较,遇到啥都能扛过去。 改革开放后,生活慢慢变好,她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孙子、重孙、玄孙百余人,大儿子也七十多岁了,她的生活从动荡的岁月走进了儿孙满堂的平静日子,每天清晨,她喜欢喝点茶配些糕点,到了饭点,就端起碗猪油拌饭,她说,这味道是小时候的记忆,吃着踏实。 有不少人来采访,想知道她有什么养生秘诀,家人总是摇头,说没啥神奇招数,林蛇母自己也觉得,能吃能喝,睡得好,就已经很知足,医生劝她少吃猪油,但她一辈子没改这个口味,猪油拌饭成了她最念念不忘的家常味道,外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在今天大家谈“低脂健康”的时候。 其实她吃的也不算花样多,无非是稀饭、馒头、水饺,三餐规律,偶尔喝杯茶,不抽烟也不喝酒,她的“坏习惯”就是喜欢油脂,儿孙劝了几十年,也没能让她改掉,家人说,她有点固执,但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她一直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老人的晚年虽然身体慢慢衰弱,眼睛失明,还因为摔跤卧床,但她总是努力自理,自己吃饭、穿衣,尽量不麻烦旁人,大家都夸她坚强,说她哪怕身子骨弱了,心气还在,平时邻里关系也好,家里气氛和睦,儿女轮流照顾她,她喜欢干净,哪怕年纪大了,也要家人帮忙把自己收拾整齐。 她自己并不觉得自己特殊,采访时,问她有什么能活到一百多岁的“秘诀”,她说没有什么讲究,一切顺其自然,村里人回忆她从年轻到老,从不和人争吵,遇到事总是先让一步,大家都很尊敬她,她也常说,凡事别太计较,她的性格宽厚、脾气好,大家都觉得跟她相处很舒服。 有人质疑她的年龄,毕竟清末民初农村没啥正式户口,身份证上的1902年到底准不准?专家们查了村里档案,也采访了很多老邻居,虽然村里老人记忆或有模糊,但都记得她小时候的事情,也有证书和照片可以对照,即便有几岁误差,但百岁高龄肯定是有据可查的。 漳州这一带百岁老人不少,但像林蛇母这样活过120岁的,真的是凤毛麟角,2014年人口普查,全国百岁老人不少,但120岁以上的寥寥无几,她的事迹也登上了新闻,最有趣的是,她年轻时在村里当劳模,还得过证书,村里一些九十多岁的老人也回忆,小时候就知道林蛇母,那时她已经是“大人”了。 大家热衷讨论她的长寿,有人说靠心态,也有人说跟饮食、家庭氛围有关,其实不管哪一条,林蛇母都做到了,她从不因为一点小事生气,也不攀比别人,过日子就是随遇而安,家里哪怕遇到变故,她也很快振作,带着孩子们继续过好每一天。 老人家不识字,也没念过什么书,她的生活没有高深理论,更没上过养生课,即使物质条件艰苦,她也没太多抱怨,年纪大了,村里的年轻人用手机给她放老歌,她听不懂歌词,但还是乐呵呵地跟着哼几句,老人家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在她眼里,能吃、能睡、能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家里子孙众多,大家庭里氛围好,晚辈孝顺是她最欣慰的事,每逢节日,儿孙们都会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即使卧床的那几年,她依然喜欢听孩子们聊天,觉得这样很安心,六代同堂,村里人都觉得这是大福气,她的家庭和谐,让晚年生活变得充实又温暖。 许多人喜欢把长寿归结为什么“神奇食谱”或者“独门养生法”,但在林蛇母身上,这些说法都找不到影子,她的秘诀不过就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把健康挂在嘴边,她没有高难度锻炼,也没用什么补品,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了一百多年。 这也让不少人思考:是不是我们把健康想得太复杂?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简单吃饭,乐观生活,知足常乐,才是真的养生,家人说,她的经历让大家更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很多人来村里拜访,就是想看看这位普通却坚强的老人,到底有怎样的生活。 信息来源:中华网《福建最长寿老人今日出殡 享年123岁传奇人生》

0 阅读:101
青霭悟禅机

青霭悟禅机

观人生百态,尝世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