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舌、断手、剜目——29岁的杨闇公受尽酷刑慷慨就义!心痛!他牺牲得那么惨烈,如今却有多少人还记得他的名字? 杨闇公的本名叫杨尚述,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商人家庭,家境既不显赫,也不贫寒,属于那种“刚好可以让孩子读书”的阶层。 他的父亲杨怀中经营盐业,母亲勤俭持家,儿女众多,但杨闇公是其中最有思想觉悟的一个。他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后考入重庆的公立学校,思想逐渐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迅速成为川渝地区最早一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不是那种光读书不干事的知识分子,在学校里就是行动派,组织工人罢工、筹建学生会、写传单、搞宣传,几乎什么都干得上手。 他并不只是一个“学生领袖”或“激进青年”而已。他的组织能力和政治判断力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党组织认可。 1923年,他成为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负责人,随后还担任中共重庆地委书记。 不要小看这个职务,在那个年代,重庆作为西南重镇,地理位置特殊,工人阶级基础也日渐壮大,能够肩负起这一地区革命工作的领导任务,绝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杨闇公一边组织工人运动,一边建立地下党支部,甚至还亲自参与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 这个阶段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在课堂里高谈阔论的学生,而是一个彻底投身于革命实践的中坚力量。 然而,革命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全国范围内的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重庆也未能幸免。 杨闇公在组织撤退和秘密转移的过程中被军阀刘湘逮捕。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刘湘当时并非北京中央政府的嫡系,而是川军本土的实力派,对共产党异常敌视。他下令严刑逼供,试图从杨闇公口中撬出重庆地下党的组织网络。 杨闇公被捕后,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酷刑。据中共党史资料记载,他先是被割去舌头,企图让他无法交代任何情况;接着被断去双手,防止他写字传递信息;最后竟然被剜去双眼,彻底剥夺了他的感知世界的能力。 这种摧残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折磨。然而,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终没有吐露任何党的机密。他的牺牲,不是简单的“为理想而死”,而是清醒、有准备、有信仰的赴死。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人能够承受如此酷刑而不屈服?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坚强”或“忍耐力”,而是在那个时代很多革命者身上都能看到的一种“觉悟”:他们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党的一部分,革命的一部分。 为了组织的安全,他可以忍受一切。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他的死没有换来轰动效应,也没有迅速唤起群众的觉醒,甚至在当时的本地报纸上几乎找不到一条有关他的消息。这种“沉默的牺牲”,其实更让人心痛。 他的牺牲方式惨烈到难以直视,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惨烈”二字上。更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是那个年代一大批无名英雄的缩影。 说到底,一个社会的成熟,不只是看它如何纪念胜利者,也要看它如何对待那些沉默的牺牲者。杨闇公就是这样一个沉默的、坚定的、值得我们记住的人。 素材来源:他29岁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头可断,志不可夺” 2025-04-06 12:00·祖国网
张澜一生阅人无数,重庆谈判期间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后,却对周围人坦诚:未来得天下的
【10评论】【10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