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敲诈中国10亿美元,拒绝中方飞机入领空,如今这个国家又找上门,这个国家实在太有意思了,90年代,靠着地理位置优势狠狠敲诈了中国十亿美金,5年前,他们又拒绝中方飞机入领空,没想到现如今却恬不知耻地来找我们合作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回顾过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被土耳其阻拦的事件。当时中国已从乌克兰购得该舰,计划拖回国内进行改造。 土耳其以航母可能影响航行安全为由,不仅拒绝放行,还提出包括10亿美元“保证金”在内的多项苛刻条件。 这无疑是一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双方谈判历时漫长,最终在中国作出多项承诺并支付巨额费用之后才得以解决。这一事件不仅导致航母归国时间延误数年,也为中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期间,土耳其再次引发外交争议。当时中国派出运输机向塞浦路斯运送医疗救援物资,途经土耳其领空时却遭到拒绝。 土方给出的理由含糊其辞,实际上更多人认为这是土耳其针对塞浦路斯的一种地缘政治施压手段。 中国飞机被迫改道莫斯科,延误十余小时,绕行数千公里才最终抵达目的地。在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上设置障碍,这种行为无疑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令人玩味的是,近年来土耳其对华态度出现明显转变。其国内经济面临高通脹、货币贬值、外债高企等严峻问题,迫切需要外部支持。 土耳其开始积极向中国靠拢,希望吸引投资并在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从高层官员的公开表态到具体项目的推进,土耳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意愿。 例如中土合作建设的胡努特鲁电厂,采用中国技术并成功投入运营,被土方誉为合作典范。此外,土耳其还表达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联系的愿望,希望借助中国的资本和市场缓解其经济压力。 纵观土耳其对华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现实:国家间交往虽难免有摩擦和矛盾,但利益始终是最终导向。 土耳其过去的行为确实给中方带来困扰,但如今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又转而寻求与中国合作。 对中国而言,这既是一个开展务实合作的机会,也提醒我们在与国际伙伴交往时需保持清醒,既不忘前事,也面向未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稳健推进双边关系。 土耳其的例子生动说明,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其态度转变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而中国在中东乃至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使得更多国家愿意重新审视并调整其对华政策。 未来中土关系如何发展,仍需双方共同务实推进,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素材来源:埃尔多安:土耳其正努力深化对华关系 寻求扩大合作 2025-09-03 22:33·中国网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