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工地上终于发了工资。 不是奖金,不是补贴,是拖欠了几个月的血汗钱。 有人第一件事是买包烟,蹲在角落抽了半根;更多人直接转账,屏幕亮起的那一刻,电话那头是孩子问“爸爸,这月能买新书包吗?” 建筑工人的钱,从来不是自己花的。 月入四千多,六成要寄回家。 老人吃药、孩子补习、房贷利息,哪一样都比一包烟更重。 他们不是不懂享受,是不敢。 项目部每月只给三千块伙食费,剩下的全靠盼着进度款。 这不是个别案例,去年全国超四成欠薪案件都出在建筑行业。 现在政策在变,工资专户、保证金制度,都在堵漏洞。 可再好的制度,也抵不过工程款卡在某个审批环节里,拖上两三个月。 工人等不起,家里等不起。 我见过一个木工,攒了两年钱,就为了给女儿买台电脑。 可去年春节前,工资被拖到腊月二十八。 他蹲在工地门口,给女儿发了条语音:“今年先不买了,明年爸爸一定给你买个大的。”那条语音,他录了七遍,才敢发出去。 我们总说“勤劳致富”,可有些人的勤劳,是踩在不确定的钢丝上。 他们不抱怨,只是默默把钱转出去,像把希望寄回一个看不见的远方。 真正的公平,不是发了工资就结束。是让每一滴汗水,都能准时落到该去的地方。
农民工李某多次讨薪不成,在老板的商店里上吊自杀。李某家人将老板告上法庭,索赔59
【4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