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此次反倾销调查剑指中国玻璃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优势。2024年中国对墨出口的7005.29.99税号玻璃均价为每吨480美元,较墨西哥本土产品低32%,直接导致当地企业Vidrio Plano等三家厂商市占率从65%骤降至31%。更关键的是,USMCA原产地规则2025年新增“区域价值成分”条款,要求玻璃生产中北美原辅材料占比不低于55%,这使中国厂商通过越南转口的成本优势被压缩至8%以内。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呈现分化趋势。信义玻璃等头部企业已启动墨西哥蒙特雷工厂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但面临当地工人薪资较中国高40%的挑战;而中小厂商则转向印尼、马来西亚等新兴中转站,利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重构供应链。这种“双轨制”布局可能使中国对墨玻璃出口在2026年出现“量降30%、价升25%”的结构性调整。 地缘政治博弈正在重塑北美建材市场格局。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从墨西哥进口的浮法玻璃同比增长27%,其中38%最终流向美国南部光伏组件工厂。若中国玻璃彻底退出墨西哥市场,北美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产业可能面临15%的产能缺口,迫使美国加速本土玻璃产能建设,预计将拉动投资超20亿美元。 个人认为,这场贸易争端本质是北美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必然产物。墨西哥通过反倾销调查实质上是在执行“产业隔离”策略,既保护本土企业,又为承接美国产业转移创造空间。中国玻璃产业需警惕“规则性脱钩”风险,建议通过三国联合认证、本地化研发中心等深度绑定策略,将贸易摩擦转化为产业链整合机遇。未来3-5年,能否在墨西哥建成3-5个合资浮法玻璃项目,将成为中国建材企业突围的关键。
节前最后一天,市场没热闹,也没崩。央行放水1580亿,钱是给了,但外资连着四天
【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