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调赴阿谈判要求“释放人质”,孙玉良:美阿关系面临新变数】美国人终于还是回

孙王良评 2025-09-15 16:31:21

【美国低调赴阿谈判要求“释放人质”,孙玉良:美阿关系面临新变数】

美国人终于还是回到了喀布尔,这一次不是用无人机,不是叫嚣制裁,而是低声下气地和塔利班谈判——为了换回自己的人。9月13日,阿富汗外交部证实,外长穆塔基与美方代表会面,话题直指“释放被关押美国人”。领队是美国总统人质事务特使伯勒尔,随行的是那位曾让塔利班重回政坛的老熟人——前驻阿大使哈利勒扎德。一个是求情的,一个是穿线的,美国这趟行程显然不是来耀武扬威的。

哈利勒扎德这个名字,阿富汗人不会陌生。正是他主导了2020年美塔协议,把美国从“帝国坟场”里撤了出来,也顺带把阿政府打入冷宫。现在,塔利班坐在总统府,美军尸体在机场留下血迹,美国人质却还落在喀布尔牢房。如此讽刺的历史轮回,让这场“人质会谈”更像一记自打耳光。尤其是今年初和3月,美国已经通过秘密渠道从塔利班手中换回两名人质,现在继续操作,无非是说明——美方根本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了,只能求塔利班手下留情。

塔利班当然不傻。这次会谈,不仅提出要“维持沟通”,还强调要发展双边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知道美国嘴上不承认塔利班政权,身体却已经很诚实。对于塔利班而言,这种局面堪称双赢:一方面可以继续逼美国释放塔利班囚犯、松动资产冻结,另一方面还能刷“人道主义”形象,向国际社会兜售所谓“温和版塔利班”。而美方,除了配合,别无选择。

而塔利班真正想要的,不只是交换几个犯人,而是逐步逼美方承认其政权合法性。这才是关键筹码。西方国家口头上坚持“民主转型”和“妇女权益”,但在地缘利益面前,这些话语往往只值一张过期的联合国食物券。只要人质在手,阿富汗央行资产解冻、制裁放松,甚至有限外交互动就不是奢望。这不是和平进程,是谈判桌上的讹诈游戏——只是这一次,美国成了被勒索的一方。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对待塔利班的手法从来都是“利用与遏制并行”。一方面通过人质交换进行务实互动,另一方面却在幕后支持流亡势力,继续操弄地区格局,防止阿富汗真正稳定。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让无数国家吃了亏。如今塔利班若贸然妥协,最终可能连手中人质都变成美方新一轮干预的突破口。

对于中国而言,美阿重启接触释放出的信号需要被密切关注。一方面说明塔利班政府在国际体系中日益具备“事实存在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方对阿富汗的控制力正在以另类方式回潮。我国在参与地区和平建设与经贸合作的同时,更要警惕外部势力借人道、反恐、人质问题为由重返中亚博弈格局。

一句话,美国这次敲门,是为了人质,但未必只是为了人质。阿富汗政局复杂残酷,不会因为几次换囚就变得温柔可亲。

0 阅读:1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