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无人机侵略北约领空了吗?孙玉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快被点燃了】半夜无人机飞进北

孙王良评 2025-09-15 16:31:00

【俄无人机侵略北约领空了吗?孙玉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快被点燃了】

半夜无人机飞进北约国家波兰的领空,听起来像谍战片,但这不是好莱坞,而是现实世界。9日晚间,大批无人机突入波兰东部空域,警报声在卢布林上空响起,机场紧急关闭,军队拉起高戒备,波兰声称击落了一部分,但至今没有公布任何残骸或图像证据。这不是第一次,也恐怕不是最后一次。但这回的锅,波兰直接扣给了俄罗斯,毫无调查、证据和逻辑链条,先定性再调查的操作,简直像是演戏。

戏要唱全,当然需要演员登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3日装模作样地表态,“事件危险不可接受,但也许是误入?”这番话等于说了跟没说一样。既要承认无人机是俄罗斯发射,又不愿明确是“有意入侵”,这套“留一口气”的外交话术,跟特朗普之前说的“可能是失误”如出一辙。倒是波兰总理图斯克更干脆,驳斥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的模糊表态,坚称“这不是失误,我们都知道”。看起来,波兰急于坐实“俄罗斯袭击”,连盟友的模糊都受不了。

然而,问题是,波兰自己都打起了嘴巴。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指出,波兰没有任何证据,甚至承认无人机没有携带弹头,“可能来自乌克兰”。换句话说,事件的所有指控全靠“我说了算”。俄方还主动表示愿意合作调查,如果波兰真的想降温,不妨配合一下。结果呢?没有回应,倒是继续在北约内部鼓噪。

鼓噪的结果就是,北约借题发挥。北约秘书长吕特一边说“仍在评估”,一边启动了代号为“东部哨兵”的新一轮军事行动,把英国、法国、德国的资源都拉进来,摆出一副“我们要加强东翼防线”的架势。但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北约宣称这是“最大规模的领空侵犯”。试问一句,没有炸弹、没有伤亡、没有被证明是攻击指向的飞行器,怎么就成了“最大规模的侵犯”?北约这是在制造理由,而不是回应威胁。

波兰自己也配合得很积极。总理图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波兰及其盟友已展开“预防性空中行动”,持续两个小时,期间关闭机场,实弹巡航,仿佛战争一触即发。与此同时,波兰军队还在进行“钢铁捍卫者-25”大型军演,配合着“火焰风暴”实战训练,动用了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装备。一边是口头上的“防御性质”,一边是全副武装的实战部署,谁都看得出,这更像是为“军费正当化”在铺垫。

至于这场“乌龙事件”背后的逻辑,恐怕远没有波兰政府说得那么简单。意大利“全球新闻洞察”网站10日就引用美国前国防部官员斯蒂芬·布莱恩的话直言,如果真是俄罗斯想打击波兰,早就用“更难侦测”的小型无人机了。这种飞进来就被打下的大块头,像是故意留证据的。法国“疑欧派”政党领袖菲利波更狠,干脆说“欧盟正在借机公开寻求战争”,不惜把一个可疑的飞行器当作动员舆论的“政治燃料”。

更别提联合国副秘书长都说,目前没法核实真伪,也无法确认各方说法。可即便如此,西方媒体还是开足了马力给波兰造势,“俄罗斯威胁”“北约领空受侵犯”“必须回应”。一句话,真相不重要,气氛要拉满。这不是新闻,是剧本;不是调查,是演绎。

有趣的是,最怕真相的人,往往喊得最大声。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北约秘书长,从波兰总理到西方媒体,一口咬定这是俄罗斯挑衅,却拿不出哪怕一张照片、一段雷达图像、一具残骸。反倒是俄罗斯要调查、要合作,没人搭理。对比一下2019年伊朗击落美无人机,美国至少还放出了雷达和飞行轨迹。这次呢?全靠说,全靠演。

说到底,这场“无人机风波”,更像是一场由波兰主导、北约配合的“舆论军演”。无人机是不是真的来自俄罗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北约东扩找到了新口实;为波兰强军提供了新理由;为欧盟鹰派制造了新焦虑。波兰的战术,是借无人机演戏,把北约拖下水;北约的战略,是借波兰生事,扩张东翼军事触角。至于真相,谁在乎?反正无人机不会说话。

一架无人机飞过的背后,是一个军事联盟的神经质反应,是一场舆论操控的测试,是一段正在酝酿的新冷战节奏。波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北约也知道。就看,谁愿意在这个剧本里,演到最后。

0 阅读:1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