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效应发酵,美国两党议员罕见组团来华,提出一个请求让西方世界目瞪口呆! 9 月 10 日,当亚当・史密斯带着五名跨党派议员走下专机舷梯时,北京首都机场的停机坪或许比往常多了几分不寻常的意味。 这支来自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代表团,打破了自 2019 年以来美国众议员对华正式访问的空白,更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刚落地就主动提出要开启中美军事对话渠道。 要知道,这个委员会向来被视作国会的 "鹰派大本营",如今却放下身段主动示好,这背后的因果链条其实在 9 月 3 日的天安门广场就已悄然铺就。 今年的 9・3 阅兵堪称中国尖端武器的集体亮相,其中压轴登场的红旗 - 29 反导系统成了五角大楼彻夜研究的重点。这款被央视直接定位为机动式中段反导拦截弹的装备,能在大气层外对洲际导弹实施拦截,其拦截射高被推测可超过 1000 公里,远超美国 "萨德" 系统的 150 公里和俄罗斯 S-500 的 350 公里。 换句话说,红旗 - 29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近地轨道高度进行拦截的现役武器,不仅能对付洲际导弹,更具备反卫星潜力。 更让美军坐立难安的是,它采用的动能杀伤技术堪称 "用子弹打子弹",拦截精度极高,而单枚造价据传还不足美国 GBI 拦截弹的三分之一。这种性价比优势,让美国媒体直呼 "失去压倒性优势"。 阅兵场上的震撼还未消散,五角大楼内部的威胁评估报告就已堆成了小山。各军种提交的报告惊人一致:中国在战略核打击、高超音速武器和太空防御领域已形成代际优势。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红旗 - 29 并非孤军奋战,此前亮相的红旗 - 19 已具备 500 公里级的最大拦截高度,两者形成的 "末段 + 中段" 双层陆基反导体系,意味着中国对从中程到洲际级的弹道导弹均已具备拦截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红旗 - 29 配备了六轴高机动发射车,这种设计让它能在广袤国土内快速转移,难以被提前锁定,生存力远高于固定发射井。 美军的焦虑还不止于此。就在代表团出发前,五角大楼刚公布了 "下一代空中优势" 战斗机的最新进展,这款号称要取代 F-22 的新型战机,造价已飙升至 3 亿美元一架,是 F-35 的 3 倍左右。按照美军惯例,战斗机全寿命使用价格是采购价的 5 倍,意味着每架未来可能要投入 15 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装备的成本优势让美军在预算听证会上屡屡碰壁。更尴尬的是,美军方发现连军用无人机的关键零件都离不开 "中国制造",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近 90% 的份额被中国占据,从机身到摄像头几乎全是中国企业的天下。 今年超过 300 家美国企业申请进入美国的 "蓝名单",想拿到军方合同,结果只有 23 家通过审核,有企业负责人吐槽 "被中国制裁都比进蓝名单容易"。 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让美国两党不得不放下成见。要知道,中美军事热线从提议到开通曾花了整整四年时间。1996 年台海危机时,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普吕厄因为没有与中国军方的直接联系渠道,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航母战斗群在海峡附近与中国军队对峙,事后他坦言 "神经绷得紧紧的,很担心擦枪走火"。 直到 2008 年,中美才正式签订建立直通保密电话的协定。而现在,面对中国已能将反导火力推向太平洋中部的现实 —— 毕昇号试验舰已经进行过海基反导试射 —— 美国意识到不能再延续过去的对峙姿态。中国的反导体系已从 "被动防御" 转向 "主动防御",这种转变让美军传统的威慑手段逐渐失效。 亚当・史密斯一行的到来,本质上是来寻求重新建立规则的机会。当中国的机动反导系统能在青藏高原上空拦截任何来自印度的弹道导弹,当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让现有防御系统形同虚设,美国不得不承认,单靠军事施压已无法解决问题。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作为监督美军预算和政策的核心机构,比谁都清楚美军当前的困境:装备成本失控、供应链脆弱、技术优势缩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分歧演变成误判,不如主动找上门来开启对话。 西方世界之所以目瞪口呆,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美国在军事领域说一不二的姿态。但 9・3 阅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更是一种战略自信。当红旗 - 29 这样的装备成建制通过天安门广场,当中国能在太空轨道高度拦截导弹,国际力量对比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美国两党议员的这次来访,不过是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他们或许不情愿,但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新的实力格局下,对话比对抗更符合美国的利益。毕竟,没人愿意看到在太平洋两岸,两个核大国因为缺乏沟通而滑向冲突的边缘。
谁能想到,一个美国中校的死,让整个西方陷入了恐慌?9月7日凌晨,俄罗斯军队再
【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