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绝密档案被公开,侵略中国并非表面简单,真实目的让人恐惧。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日本侵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小日本国土小,资源少,看上了中国的地盘”。这话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日本的最终目的是让这里的人”不再是中国人”,他们不是想打败中国,而是想”彻底让中国消失”。 2020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出版了大型原始资料集《日本侵华战争军事秘档最高决策》,这套档案足足45卷。内容全部来自二战后美军从日本缴获的军事情报和官方文件,很多资料哪怕在日本国内,也是几十年不曾解密。 更关键的是,日本投降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一场销毁档案的国家行动,关东军烧毁了几乎全部档案和秘密资料。所以今天能看到的这些档案,都是当年日本人来不及销毁的”漏网之鱼”,每一份都是铁证如山的罪证。 吉林省新公布的89件档案,是日军自己留下的侵华铁证,相当一部分在日本现存档案中也是找不到的。这些档案的珍贵就在于保留了原来的面貌,没有经过任何粉饰。 档案中多次提到”大陆政策”“移民路线”“文化同化”这几个关键词。日本的计划很清楚:第一步,通过军事控制拿下土地;第二步,安排大量”开拓团”移民,逐步稀释中国人;第三步,彻底改变文化结构和语言习惯。 这个”开拓团”可不是什么普通农民。档案显示,这些所谓的移民,实质上是经过训练、有组织、有纪律的”军事殖民团体”。到1950年,日本计划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户人家,这些人都是退役军人及其家属。 更阴毒的是文化灭绝政策。在伪满洲国,日语被定为”国语”,强迫中国学生放弃母语。中文书籍被成批烧毁,中国孩子被迫学日语、唱日本歌、改日本姓。到抗战爆发,东北80%的人被迫改了日本姓。春节不能过,汉族传统服装不能穿,连祭祖都成了”违法行为”。 具体的执行者,铃木启久这个名字绕不开。这个从福岛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在军国主义毒化下变成了杀人恶魔。他亲笔供述”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烧毁和破坏中国人民的房屋18229户,其实际数字很可能还多”。 1942年10月,铃木启久在河北滦县潘家戴庄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280名无辜村民被机枪扫射、刺刀捅死,甚至活埋。更丧心病狂的是,他还指挥部队使用细菌武器。1944年11月,他在林县散布霍乱菌,害死100多名中国百姓。 这些暴行背后,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彻底消失。日本不是想占领中国,而是想让中国这个民族彻底从地球上抹去。 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持续6周以上,有20万以上至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遭到日军杀害。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日军的疯狂报复,其实这是有预谋的恐怖行动。 档案显示,南京大屠杀不仅是肉体消灭,更是精神威慑。日本想通过极端残暴的手段,彻底摧毁中国人的反抗意志,让中国人在恐惧中完全屈服。这种手段比单纯的军事占领更加阴毒,因为它要摧毁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日本侵华史上一个被人忽略已久的领域是文化战争。日本成立了专门的”笔部队”,负责文化洗脑和舆论控制。他们不仅烧书毁校,还系统性地改写历史教科书,让中国孩子从小接受”大和民族优越论”。 在东北,日本强制推行”王道教育”“皇道教育”。学校里只能说日语,教中文的老师被抓走,中国的历史文献被当作”反动书籍”销毁。日本甚至禁止中国人过传统节日,强迫改穿和服,目的就是让下一代中国人忘记自己的根。 这种文化灭绝政策比肉体屠杀更加可怕,因为它要从根本上切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哪怕有中国人活下来,也不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铃木启久等战犯落网。1956年,中国在沈阳审判了这批战犯。让世界震惊的是,中国没有判处任何一名战犯死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宽容胸怀。 中央档案馆公布了45名日本战犯的亲笔供词,这些笔供没有做过删节处理,均为日本战犯的笔供原貌。这些血淋淋的供词,成为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铃木启久被判20年有期徒刑,1963年提前释放。回国后,他加入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用余生宣传反战和平。1982年,他在故乡福岛去世,算是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的罪行赎罪。 日本国内淡化、否认殖民侵略罪行和人权灾难的历史修正主义甚嚣尘上。一些右翼政客竭力淡化、否认日军暴行,这是对历史的亵渎。 档案的公开具有重大意义。它让世人看清了日本侵华的真实面目:这不是普通的领土争夺,而是一场企图彻底消灭中华民族的种族灭绝战争。日本的野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阴毒,他们要的不只是中国的土地和资源,而是要让中华文明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今天,当我们翻阅这些沉重的档案时,不仅是为了揭露历史真相,更是为了警示未来。民族的记忆不能断,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只有深刻理解了过去的苦难,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和平,警惕任何企图重演历史悲剧的险恶用心。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中美对抗越是激烈,中国就越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如今美国频频
【6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