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击败阿古柏后,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随后清廷派出崇厚赴俄谈判,谈判历时九个月,崇厚竟然未经朝廷批准就擅自签约,不仅要赔款还要割地! 左宗棠生于1812年湖南湘阴一个普通家庭,早年生活清苦,靠自学钻研经史和地理知识。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续落榜三次,这让他放弃仕途,转而专注农业和地图绘制,积累了对边疆地形的了解。 1851年太平天国起事波及湖南,左宗棠被地方官员邀请入幕,负责军事谋划。他协助组织兵力,挑选士兵组建湘军一支,参与镇压太平军行动。次年他在作战中逐步显露才能,率部攻克多个据点,逐步升迁。 1860年代,他转战浙江地区,指挥部队围攻城市,逐步控制局面。之后镇压捻军时,采用包围战术,切断敌军补给线,迫使对手溃散。这些经历让他从幕僚转为重要将领。 1870年代初,左宗棠移师西北,面对陕甘地区的回民起事,他推行屯田政策,确保军粮供应,同时指挥部队清剿叛乱势力。通过这些战役,他积累了丰富的边疆作战经验,成为清军核心人物。 1870年代中叶,左宗棠大军推进新疆,针对阿古柏势力制定先北后南策略。先攻占乌鲁木齐,通过炮击和步兵推进,击溃守军。接着转向喀什,部队穿越河谷,挖掘壕沟发起总攻,火枪和骑兵配合,最终清扫残敌,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土地。 清廷委派崇厚出使俄国,1879年初抵达克里米亚,与俄方官员展开谈判。过程持续九个月,崇厚逐步让步,未经朝廷批准便签署条约,同意支付赔款并割让部分土地。这份条约直接导致清朝外交被动,崇厚的行为被视为严重失职。 崇厚签署后返回北京,条约内容传开,引发朝廷震动。因为承诺赔款和割地未经批准,崇厚直接把国家置于不利位置。 崇厚回京后被判斩监候,俄国迅速在边境部署12800名步兵、6250名骑兵和62门火炮,制造压力。左宗棠上疏朝廷,提出兵分三路进军计划,调集粮草,1880年5月完成准备,部队列阵等待命令。 英法施压下,清廷召回左宗棠,部队逐步撤离。再派曾纪泽赴俄,谈判历时七个月,反复争执条款,最终签署协议,支付500万两银子,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土地,换取收复伊犁大部1.9万平方公里。 协议签订后,左宗棠1880年入军机处,处理政务。1884年中法战争,他督师福建,指挥舰队作战。1885年9月5日在福州病逝,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
1859年,咸丰皇帝下旨将左宗棠斩首示众,左宗棠连夜找到湖北巡抚胡林翼求助,胡林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