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今年是真崩了。但凡是开设医学类专业或者是以医学为主的院校,在各个省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断崖式下跌,哪怕是高考大省河南也是如此。比如说新乡医学院,这种在河南算是地头蛇的医学类院校,在有些省份的录取分数下降了两三万位。 临床医学在往年一直都是报考的大热门专业,每年的分数都在上涨,尤其是在2022年之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分数都达到历史新高。在前几年,孩子如果想去一个差不多的学校学临床医学,至少得五八九十分。如果想上5 + 3一体化,基本上都得620分起步。但是今年变了。 为什么今年高分选手的报考意愿断崖式下跌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长变得更务实了。现在的家长都人间清醒,不管什么专业,只要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将来的就业不符合预期,就不会报考。临床医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首先,临床医学的学制实在太长。如果孩子想学医,将来想进一个地理位置不错的三甲医院,博士是起步价。要是孩子志向没那么远大,去个差不多的医院,也得研究生起步。本科毕业想进县医院,估计得有很强的资源才行。所以,只要孩子踏上医学这条路,读研读博就是标配。 问题在于,医学学制本来就长,别人四年,它五年。再加上三年研究生,还有三四年的博士,培养一个能进到三甲医院的医生,至少得12年左右。孩子都快三十了,十年寒窗却换不来一套房,三十而立仍在啃老,这成了医学生不可言说的痛。而且这还是孩子在每个阶段都顺利过关的美好预想,不能出现二战的情况。 此外,家长还需要有精准规划的能力。上完本科,读研怎么考?考哪个方向?跟哪个导师?怎么和老师搞好关系?毕业之后去哪个医院?到医院之后,怎么考职称、怎么晋升?医学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长和孩子有足够的认知和规划。所以说,医学这条路并不好走。 其次,造成临床医学分数暴冷的第二个原因是政策——三明医改。很多家长对三明医改有些误解,三明医改本质是希望老百姓能看好病,药品集采、诊断费用以及薪资待遇的调整都包含在政策用意当中。 大家不用担心三明医改会过多限制医生收入。如果孩子能去到不错的医院,收入永远在中等偏上,这是有保障的。而且三明医改在落地过程中很有人情味儿,会尽可能保障医生待遇,不然报考人数会更少,分数太低,医学生生源质量变差,老百姓才是最大受害者。所以,只要孩子学得好,能去不错的医院,挣钱没问题,越老越吃香也没问题。 那么医学分数下降,对2026、2027甚至2028届明年报考的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不是一个好机会呢?说实话,如果家里有资源,孩子又喜欢临床,分数也不错,那就是抄底的好机会。因为门槛降低了,往年都说一本以下无医学,想上差不多的学校都得600分左右,但今年556分就有机会。 而且今年的情况会促使各大院校思考改革。可能未来会有更多普通院校多开设重点班来提高保研率,优质医学类院校也会给孩子更多本科读完就能直博的机会,或者试点临床医学硕士与规培并轨的政策,缩短培养周期,让孩子更快进入工作岗位,这对以后报考的孩子都有利。 所以说,医学暴冷不见得是坏事。要不要学医,要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家庭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家长们,如果您家孩子明年高考,您会考虑医学吗?
临床医学今年是真崩了。但凡是开设医学类专业或者是以医学为主的院校,在各个省的录取
岚岚看商业
2025-08-07 20:19:11
0
阅读:259
用户11xxx06
根本在于提高医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