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抗日女英雄郑苹如与自己的母亲。1940年2月,76号特务头子丁默邨下令将郑苹

古往奇趣角 2025-08-06 22:44:43

这是抗日女英雄郑苹如与自己的母亲。1940年2月,76号特务头子丁默邨下令将郑苹如秘密杀害。当时,郑苹如只有22岁。直到抗战胜利后,郑苹如被杀害的消息才被家人得知。 郑苹如出生在1918年,那时候她的父亲郑钺还在日本担任公使馆秘书。郑钺是浙江兰溪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娶了当地女子木村花子。木村花子出身日本名门望族,对中国革命抱有同情,嫁给郑钺后改名郑华君,随夫回国定居上海。郑苹如是家中长女,下面有弟弟妹妹。她小时候在日本生活几年,之后随家人搬到上海。父亲郑钺进入国民党政府,当过立法委员,家庭条件不错,让郑苹如从小接受好教育。她精通英语、日语和法语,长得漂亮,气质好,常被人叫作大家闺秀。她喜欢看书,接触文学艺术,还参加社会活动。 抗日战争打响后,郑苹如没闲着。她在上海加入国民党中统局,当情报员。组织看中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让她接近汪伪政权高层人物。1939年,她接到任务,除掉丁默邨。这个丁默邨是汪伪特务机构76号的头目之一,以残暴出名。他本来是国民党成员,后来投靠日本人,建起伪政权特工总部,专门镇压抗日力量。郑苹如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丁默邨,一步步取得信任。她表面上跟他交往,背地里计划行动。 她在上海法政学院读书时,认识不少朋友,包括空军飞行员王汉勋,两人关系不错。但战争形势紧,郑苹如把个人事放一边,专注情报工作。她还跟日本反战人士接触,试图拉他们反对汪伪政权成立,不过没成功。因为母亲是日本人,她接近日方人员容易些,但风险也大。日本宪兵队其实早注意她,但因为血统,没马上动手。郑苹如家住上海一栋三层洋房,生活挺优渥。客厅有钢琴和小提琴,她姐姐真如会拉小提琴,还是上海第一个拿女子摩托车驾照的人。郑苹如自己多才多艺,在社交圈子出风头。1937年日军攻上海,她亲眼看到城市沦陷,更坚定抗日心。登上《良友画报》封面后,她在上海社交界有名,利用美貌和语言优势,收集情报。 郑苹如先在家附近万宜坊布置伏击点,想把丁默邨引到路口,让中统枪手开火。她约丁默邨几次,但他警惕高,总带保镖,行动失败。1939年12月21日,她换地方,在上海南京路西伯利亚皮草行试第二次。她约丁默邨购物,挑皮大衣做诱饵。丁默邨试穿衣服时,她出门给埋伏枪手信号。枪手从马路对面开枪,子弹打中丁默邨身边保镖,现场乱套。丁默邨躲闪,保镖反击,顾客逃散。郑苹如想跑,被丁默邨手下抓住。 被捕后,郑苹如关在76号总部,那是大楼,有牢房和审讯室。丁默邨亲自问她行动原因。她只说感情纠纷,不承认组织背景。审讯中,她挨鞭打和电击,身上伤多,但咬牙不说。丁默邨生气,但因为之前对她有好感,犹豫杀不杀。他的妻子赵慧敏嫉妒,联合其他汉奸妻子逼李士群处置。李士群是76号另一头目,怕她漏情报,瞒着丁默邨下令。1940年2月春节前,她被带到郊外空地。行刑前,她对刽子手林之江说,别打脸,她在意样子。枪响后,遗体埋在草丛。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苹如家人从法庭文件和证人证词,知道她遇害。郑家起诉丁默邨,用她绝笔信做证据,信里写对家人的想念。丁默邨姐姐带金条上门求情,希望郑家帮丁默邨说情减刑。郑家不让她进门,坚持追责。丁默邨在南京审判,罪行包括建76号,制造多起暗杀逮捕,外界叫他屠夫,说婴儿见他不敢哭。审判时,丁默邨辩称奉戴笠命令潜伏汪伪,但证据不够。郑家给证词,讲郑苹如被捕后挨打折磨。舆论支持郑家,报纸报丁默邨恶行,公众要严惩。丁默邨姐姐再试接触,带金条门外求,但郑母关门不理。郑苹如弟弟和未婚夫战中牺牲,家人痛,更要公道。 1947年7月5日,丁默邨在南京监狱刑场枪决。执行时,他双手绑,跪地,枪手打后脑。他倒地,围观叹息。郑苹如追认为抗日烈士,她的牺牲记入历史。她姐姐1942年心脏病死,父亲郑钺1943年胃癌走。郑家虽丧亲,但通过审判得正义。

0 阅读:19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