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这是要“翻脸”了吗?把铜矿卖给了不缺铜的加拿大,把石油开采权转头卖给美国,甚至对我国的武器指指点点。看来不是东大拿捏巴铁了,而是他们想要拿捏东大了。 巴基斯坦作为全球已探明铜矿储量较为可观的国家,其矿产资源在近年来受到多国关注,尤其是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对其铜矿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中国对铜的进口高度依赖,尤其是在电力、电动车、电缆等制造领域以及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扩张背景下,铜作为基础原材料,其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 巴基斯坦近日将关键铜矿项目转让给加拿大公司,这一举动引发了地区与国际能源和矿业领域的广泛关注。 此次引发争议的铜矿项目,是指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雷科迪克铜金矿。该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铜金矿之一,探明储量约为5400万吨铜和4100万盎司黄金。 此前,中国的紫金矿业和中冶集团曾多次表达出投资意愿,但在2022年底,巴基斯坦政府却选择与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达成协议,重新启动这一被中断十余年的项目。 根据协议,加拿大公司将持有50%的股份,其余由巴基斯坦联邦与俾路支省政府持有。 早在2013年,由于与前投资方之间的法律纠纷,该矿项目被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叫停,并导致巴基斯坦政府被国际仲裁裁定支付高额赔偿。 2022年,伊姆兰·汗政府通过谈判取消了赔偿,并将项目转交给巴里克黄金,显然是一项法律和政治多方妥协的结果。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尽管技术实力强,但在处理这一矿权纠纷上的介入较晚,无法有效绕开已有的法律障碍。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政府近期还将阿拉伯海沿岸地区的部分石油开采权转让给美国雪佛龙公司和埃克森美孚。 这些石油区块原本计划吸引中东和亚洲企业投资,但最终美资企业成功入驻。这不仅是资源配置的经济决策,也反映出巴基斯坦正在重构其对外投资结构。 2023年,巴基斯坦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其外汇储备危机加剧,国内财政赤字扩大,迫使其政府在短期内寻求更加稳定的外资流入以维持基础建设项目运行。 从中长期来看,巴基斯坦加强与西方资源企业的合作,也有政治上的考量。 中巴经济走廊虽然在战略定位上被视为“旗舰项目”,但在执行层面面临进度延误、地方安全问题、融资风险等多重障碍。 2023年,中巴经济走廊中有接近40%的项目处于暂停或缓建状态,部分电站建设甚至因中国融资机构要求修改担保条件而停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巴基斯坦在军事采购领域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尽管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在战机、导弹、潜艇等方面深度依赖中国,但其军方高层在2025年5月一次国际防务论坛上,罕见地公开对某型中国产远程防空系统的可靠性表示“审慎评估”。 多家巴媒随后报道称,军方可能正考虑从俄罗斯或意大利采购补充型装备,以弥补技术多样性不足的问题。 此前由中国与巴方联合研制的JF-17“雷电”战斗机曾是双方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但根据2024年年底《简氏防务周刊》披露,JF-17在实战部署中遇到了一些航电系统维护困难,巴方空军因此要求中方提供新一代航电替换方案。 此外,巴基斯坦海军一度计划从中国引进8艘S20型常规潜艇,但至今仅签署4艘合同,其余部分被传出可能转向法国。 这些变化表明,巴基斯坦当前在安全与经济领域同时推进“战略平衡”策略,即不再依赖单一国家,而是在中、美、欧、俄之间维持灵活合作。 这种政策倾向与其国内形势息息相关。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在维稳、财政、外债偿还、粮食安全等方面面临多重压力,国内各派政治势力也在经济政策与外交走向上出现明显分歧。 通过在大国之间周旋,巴基斯坦试图引入更多竞争与选择,从而在获取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时掌握更大谈判主动权。 巴基斯坦出售铜矿与石油资源,以及在军事合作上呈现出的新动向,均反映出其外交战略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型。 这一转型并非简单的“亲西方”或“疏远中国”,而更像是一种制度化的多边均衡外交尝试。在全球南方国家普遍寻求战略自主的背景下,巴基斯坦的做法值得持续关注。
特朗普确认,因中俄存在石油贸易,将对华征收额外关税。俄媒:当地时间8月6日,美
【50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