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一生抽烟、喝酒、熬夜,尤其烟瘾特别大,因为她患有荨麻疹,发作的时候奇痒无比,她认为吸烟可以消除皮肤的奇痒,因此不停吸烟,多则一天2包,少则大半包。 宋美龄出生在1898年的上海,家里条件好,父亲是商人兼传教士。她小时候就去美国读书,九岁时跟姐姐一起,先在佐治亚州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后来转到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学院,学英语文学和哲学,到1917年毕业。她英语流利,接受了西方教育,这让她回国后在社交圈子很活跃。1920年她在上海认识蒋介石,当时他比她大十一岁,已经结过婚。宋家起初反对,因为宗教和背景差异,但蒋介石离婚并改信基督教后,宋家同意了。1927年12月1日,他们在上海大华饭店办了盛大婚礼,政商界很多人参加。婚后她当了蒋介石的秘书和翻译,帮助他跟美国搭上线。二战时,她去美国国会演讲,争取援助,还推动新生活运动,宣传社会改革。 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会对香烟这么依赖?宋美龄的烟瘾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来养成的。迁到重庆后,她不适应那里的湿热天气,身上起了荨麻疹。这种病发作时皮肤红肿,痒得像针扎一样。她试过各种办法,看医生、吃药、打针,都没彻底好转。后来有中医建议抽烟能分散注意力,减轻痒感。她起初不信,但试了试,发现有效,就渐渐上瘾了。一天多的时候抽两包,少也大半包。她觉得抽烟不只止痒,还能保持身材。蒋介石讨厌烟味,但没强迫她戒,两人为此分房睡了几十年。她还偶尔喝酒,通常是红酒或威士忌,在社交场合放松用。荨麻疹带来的失眠让她习惯熬夜,常常工作到很晚。这些习惯影响了她的生活,但她坚持下来。 荨麻疹这种病在历史上很多人得过,但用抽烟缓解的案例不多见。你觉得这靠谱吗?从医学角度看,抽烟并不能治荨麻疹,反而可能加重过敏。但在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的时代,宋美龄找到这个办法,也算个人应对。她的烟瘾大,链式抽烟,在公开场合也抽,比如1943年开罗会议上,她一根接一根抽英国烟。喝酒不是她的主习惯,但她不忌酒,晚年还保持。熬夜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她参与政治事务多,睡眠不规律。这些习惯让她看起来更接地气,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 宋美龄的这些习惯,怎么影响了她的婚姻和生活?蒋介石一生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很自律。但他对妻子的习惯选择包容,没公开反对。这反映出两人关系中互相尊重的一面,尽管分居多年。荨麻疹是诱因,但烟瘾持续一生,到晚年也没戒。喝酒和熬夜让她在社交中更活跃,但也可能影响健康。她活到106岁,说明这些习惯没致命影响。你想想,如果换成普通人,这些习惯会带来啥问题? 1949年,他们移居台湾。她继续参与政治,办学校和医院。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她多次去美国见官员,推动关系。蒋介石1975年去世后,她渐渐退出公众视野,搬到纽约曼哈顿公寓住。那里 overlooking公园,她过上安静日子,偶尔见家人。1976年她得乳腺癌,做手术恢复好。1986年又做另个手术。晚年她独立生活,到1998年过百岁生日时,小范围庆祝。2003年她因肺炎住院,10月23日去世,享年105岁。遗体葬在纽约郊外。
为什么开始不熬夜之后身体感觉越来越虛了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