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作家陈布文发现相伴50年的丈夫移情别恋自己的干女儿后,竟以绝食的方式

历史破局者 2025-07-30 17:22:51

1985年,作家陈布文发现相伴50年的丈夫移情别恋自己的干女儿后,竟以绝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想到在她去世一年后,丈夫就结婚了。 陈布文生在1920年的江苏乡绅家庭,父亲是晚清秀才,从小就让她进私塾念书,她也争气,13岁那会儿写出一篇叫“假如我有了爱人”的文章,还拿了奖,此后笔没停过,写了不少东西。家里虽重文化,可骨子里还是老一套,16岁就给她安排了门亲事,对方是个留学回来的有钱少爷。 她呢,已接触新思想,哪肯就这样被绑住,想自己找个心仪的男人谈场真爱再结婚,结果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南京混日子。靠着文学底子,在《扶轮日报》当编辑,她的杂文写得闲适带刺,读者爱看,编辑也喜欢,慢慢地因为风格像鲁迅,大家喊她“小鲁迅”。 报社还登时事漫画,那些画风批判封建,挺对她胃口的,她就去见作者张仃,两人聊得投机,她是年轻女作家,他是漫画家,很快就走到一起,17岁她和20岁的张仃结了婚,租了玄武湖边的小屋,日子穷但有爱,张仃后来成了漫画界的红人。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他们带女儿去延安。刚到那儿没介绍信,别人不认,张仃没法发挥,陈布文偷偷找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周扬,给丈夫弄了个教员位子,她自己当记者,写深度报道。在延安,她性格豪爽,才华出众,成了文艺抗敌协会鲁迅研究会的秘书。就在那儿,他们遇上12岁的女孩灰娃,她叫他们老师,陈布文把她当亲闺女待,很多人都说他们是灰娃的干爹干妈。灰娃本名叫理昭,陕西人,早年战乱流浪到延安,进了文艺圈,对张仃特别仰慕。 战争结束,张仃去东北,她跟上,当《东北日报》记者,才华得到认可。1949年,张仃到北京设计国徽和邮票,她进中南海,当周恩来办公室机要秘书。后来张仃事业飞黄腾达,家里孩子多,她觉得夫妻总得一人让步,就辞职回家当主妇,说过“家庭里两人必须有个牺牲,不然谁都成不了事”。她全心操持家务,支持丈夫,教育孩子,日子表面上稳当。 可谁想,婚姻这事儿,说长长,说短短。1974年,张仃经历特殊时期打击,一家去香山老屋休养。灰娃那时丈夫没了,常来探望,向张仃诉苦,两人本是长辈晚辈关系,慢慢变了味。灰娃经历坎坷,两次婚姻都不顺,早年第一任丈夫萧军是作家,两人1948年离婚,她带儿子过苦日子,后来嫁给白天,又离婚。 她是诗人,写的东西独特,但常遭批,生活颠沛。在香山那些日子,她和张仃聊艺术聊人生,找回共鸣。张仃是艺术家,个性强,灰娃也桀骜,两人像找到了知音。陈布文起初没察觉,她忙家务,信任丈夫和这个“干女儿”。 转到1985年,陈布文65岁,在家翻东西,无意看到丈夫和灰娃的信件和诗作,内容暧昧,记录他们情感纠葛。她质问张仃,他没藏着掖着,说在灰娃那儿找回了久违的热情。陈布文崩溃了,她一辈子痛恨背叛女人的男人,谁知落到自己头上,还是跟干女儿。这50年,她从南京小屋到延安窑洞,再到北京,她付出多少?辞职、养孩子、支持丈夫事业,全换来这结果。她病倒,拒绝张仃照顾,选择绝食抗议,不吃不喝,卧床数月,身体一天天弱下去。子女劝,医生查,她坚持己见。12月8日凌晨,她走了,就65岁。 这事儿闹得文艺圈都知道,有人说她太刚烈,有人叹婚姻无常。 陈布文走后,张仃没多久就跟灰娃结婚,次年的事。他们俩性格相投,都爱艺术,张仃继续画焦墨山水,灰娃写诗,两人相伴20多年,直到2010年张仃93岁去世。灰娃后来活到98岁,2025年1月走,晚年安静,孙女照顾。 他们出书讲这段感情,像灵魂伴侣,可在外人眼里,就是出轨再婚,伤了原配。陈布文一辈子追求纯粹爱情,从少女时代逃婚,到中年牺牲事业,全为家庭,结果晚年碎了心。婚姻啊,说到底是两个人事儿,一方变心,另一方再努力也白搭。她最恨背叛,却亲身经历,绝食这方式,极端但也反映她性格刚烈,不愿苟活。

0 阅读:0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