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女护士刘守玟想要抢救受伤的连长,突然一个日本军官挥刀将

文史充点站 2025-07-27 16:20:37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女护士刘守玟想要抢救受伤的连长,突然一个日本军官挥刀将连长砍死,愤怒的女护士拿起石头砸死了日军军官,可就不远处,一名日军早就瞄准了女护士……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调集13个师约20万兵力,与日军第10师团在这座小城展开激战。 在临时设立的救护站里,一个18岁的女学生正在为伤员清洗伤口,她叫刘守玟,来自长沙周南女中,是学校组织的战地救护队成员。 当时很多大中学校都响应号召,组织学生参与战地救护工作,周南女中就派出了包括刘守玟在内的12名女学生,她们接受了3个月的基础医疗培训。 刘守玟分配到的是台儿庄东北角的一个救护点,这里距离前线不到500米,每天都有受伤的士兵被抬过来,轻伤的简单包扎后送回前线,重伤的转移到后方医院。 3月27日上午,一名腿部中弹的连长被抬到救护点,刘守玟正在为他止血包扎时,几名日军突破了防线,冲进了救护站。 其中一名日军军官看到救护站里的中国伤员,举起军刀就要砍杀,刘守玟情急之下抓起旁边的一块石头,用力砸向这名军官的头部。 这块石头大约有拳头大小,是建房时留下的建筑材料,由于砸中了太阳穴位置,日军军官当场倒地,但几秒钟后,另一名日军开枪射击。 子弹击中了刘守玟的胸部,附近的村民听到枪声赶来,将她抬到了村民李大爷家中,这时距离救护站被冲击只过了不到10分钟。 刘守玟在李大爷家里坚持了大约半小时,据当时在场的村民回忆,她临终前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全家福照片和一封写给母亲的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报平安,说自己在前线一切都好,让家里人不要担心,这封信她原本准备寄回长沙,但一直没有机会。 台儿庄战役从3月16日打到4月7日,历时22天,中国军队最终取得胜利,歼灭日军第10师团大部分兵力,俘获大量武器装备。 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据战后统计,参战的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人,其中包括数百名像刘守玟这样的救护人员。 当时的救护条件非常简陋,救护站通常设在民房里,医疗器械只有基本的绷带、消毒水和止痛药。很多救护员都是临时培训的学生和志愿者。 刘守玟所在的周南女中救护队,在整个台儿庄战役期间救治了约600名伤员,12名队员中,除了刘守玟外,还有2人负伤,1人因病退出。 战后刘守玟被安葬在台儿庄东郊的一处公墓里,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她的姓名、年龄和牺牲时间,没有其他修饰词语。 李宗仁在战后总结中提到,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后勤保障人员的贡献,这些救护员虽然不直接参与战斗,但承担着同样的风险。 抗战时期,全国有数万名学生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战地救护工作,他们大多数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原本应该在学校里学习。 现在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有一个专门的展厅介绍这些救护人员。 当年参与救护工作的学生中,很多人后来成为了医生或护士,她们说台儿庄的经历改变了她们对生命的理解,也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这些年轻的救护员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她们手中的绷带和药品,就像士兵手中的枪支一样重要。 信源:国际博物馆日丨触摸英雄的温度——光明网

0 阅读:1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