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38师师长下令剥光132头日寇的衣服,然后全部砍头,用禽兽的血祭奠南京遇难同胞,当日军指挥官赶到后,都不禁颤抖的说:“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队。” 这位铁血将军,便是抗日名将,桂系狠人莫德宏。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让日军胆寒的桂系将领,早在淞沪会战时期就把“狠”字刻在了骨子里。 莫德宏出身广西容县农家,16岁跟着李宗仁闹革命,从士兵一路拼到师长,身上大小伤疤三十多处。 1937年淞沪战场,他带着部队在罗店跟日军死磕,日军用坦克开路,他抱着炸药包就想往上冲,被警卫员死死拉住:“师长,您不能去!”他红着眼吼:“弟兄们都在前面炸坦克,我凭啥躲后面?” 那场仗打下来,全团拼剩不到三百人,他在战壕里用刺刀刻下“血债必偿”四个字,指甲缝里全是血泥。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的消息传来时,莫德宏正在安徽整训部队。 他从逃难百姓口中听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砍杀婴儿、活埋平民、焚烧房屋,那些血淋淋的细节让这个硬汉在指挥部里痛哭失声。 他当即集合全师官兵,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嘶吼:“南京三十万同胞死在鬼子刀下,我们要是不敢拼命,就不配穿这身军装!” 从那天起,138师的军旗上多了一行小字:“复我河山,慰我同胞”。 1938年的这场战斗,本是日军对安徽宣城的突袭。 132名日军带着重炮扑向阵地,沿途烧杀抢掠,连村庄里的老人孩子都没放过。 莫德宏在望远镜里看到被烧毁的民房和倒在路边的百姓尸体,拳头攥得咯咯响:“这帮畜生,今天一个都别想跑!”他亲自制定伏击计划,让部队假装溃退,把日军引进三面环山的口袋阵,等鬼子钻进包围圈,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下去,不到两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发现这些日军背包里竟有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有的还刻着“战绩”的军功章。 莫德宏看着照片里同胞的惨状,突然下令:“把这些日军的衣服扒了,砍头祭奠南京冤魂!”他亲自在阵地前挖了大坑,让战士们把日军头颅摆成祭奠的阵型,自己对着南京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同胞们,鬼子的血,给你们报仇了!” 日军指挥官赶到时,看到的不仅是132颗头颅,还有阵地上飘扬的138师军旗,那上面的“血债必偿”四个字在阳光下刺眼得很。 他们在华战场从没见过这样的中国军队——不是溃逃,不是求饶,而是用最决绝的方式宣告反抗。 其实莫德宏的“狠”,从来不是滥杀,而是对侵略者最刻骨的愤怒。 他在给家人的信里写:“我杀鬼子,是怕家乡的爹娘孩子遭同样的罪,要是连这点狠劲都没有,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这位桂系狠人在战场上的铁血,背后是对家国最深沉的守护。 他知道,对豺狼讲仁慈就是对同胞犯罪。 1939年昆仑关战役,他带着138师跟日军第五师团硬拼,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阵地丢了三次夺回来三次,战后清点人数,全师官兵只剩三成,他却对着军旗笑:“只要还有一个人,就接着打!” 莫德宏的故事之所以让人热血沸腾,不是因为杀戮的惨烈,而是因为在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人敢站出来用铁血捍卫尊严。 那些被祭奠的南京同胞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位将军,用侵略者的血告慰他们的冤魂;后世的我们却该记得,正是无数这样的“狠人”,才让侵略者明白:中国人不好惹,惹了就别想好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8年,138师师长下令剥光132头日寇的衣服,然后全部砍头,用禽兽的血祭奠
历史萌乐站
2025-07-27 02:08:56
0
阅读:97
用户10xxx52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