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叛变,打死3名新四军战士后,带着600多人投靠日军,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7-26 15:52:14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叛变,打死3名新四军战士后,带着600多人投靠日军,有人建议杀了他,粟裕却说:“谁也不许动他!”

1943年的苏中抗日根据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日军正策划一场规模空前的“清乡”行动,企图切断新四军的物资通道,将抗日力量一网打尽。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南通城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姜颂平突然出现在新四军通海自卫团驻地,点名要见团长汤景延,这个曾在国民党部队待过的团长,此刻正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

汤景延盯着眼前这个满脸堆笑的汉奸,心里翻江倒海,姜颂平开门见山,说日军很欣赏汤团长的才能,只要他肯“弃暗投明”,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这话要是对别的红军干部说,估计当场就得吃枪子儿,可姜颂平敢来劝降,就是吃准了汤景延的底细,他不是根正苗红的老红军,而是从国民党部队转投新四军的“半路出家”。

更关键的是,汤景延手底下有600多号人马,这在当时可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汤景延没有立即翻脸,而是不动声色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顶头上司粟裕,谁都没想到,粟裕听完汇报后非但没暴跳如雷,反而眼睛一亮。

他连夜召集苏中军区领导开会,提出了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让汤景延假投降,带着整团人马打入敌人内部。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一旦暴露就是全军覆没,可要是成功了,就能在敌人心脏插上一把尖刀。

接下任务的汤景延开始精心布局,他先是故意在部队里表现得意志消沉,整天打麻将、喝酒,连部下都以为团长变了个人。

4月15日深夜,一通激烈的枪声划破寂静,汤景延带着全团“叛变”了,为了演得逼真,他们还处决了三名罪大恶极的汉奸,把尸体伪装成新四军战士。

第二天,日伪军看到血淋淋的“投名状”,终于相信这支队伍是真反水了。

进驻敌占区后,汤景延的表演才真正开始,他在南通挂起“汤公馆”的招牌,整天西装笔挺地出入高档场所,跟伪军军官称兄道弟。

有次在醉仙楼喝得“酩酊大醉”,他故意摔碎酒瓶划伤翻译官的脸,还嚷嚷着“老子现在是皇军的人”。

这番做派让日军特务头子高木十分满意,觉得这个“叛徒”已经破罐子破摔,谁也没注意到,汤团长每次醉酒回家,都会在深夜用密电码发报。

更绝的是他搞的“协记公行”,表面上是做粮食买卖的商行,暗地里却是新四军的秘密交通站,搬运工老李后来回忆,那些酒坛子沉得反常,因为里面装的根本不是酒,而是药品和子弹。

有次日军突然搜查,汤景延正和伪警察局长打麻将,他面不改色地把刚收到的情报塞进烟盒扔进痰盂,转身就搂着特务队长说要分一条枪,这种刀尖上跳舞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167天。

最惊险的考验出现在8月,日军命令汤团参加对根据地的扫荡,这等于要他们枪口对准自己人。

汤景延一面派人秘密送信,一面带着部队在山区兜圈子,到达指定地点后,他命令士兵对着空树林开枪,还煞有介事地报告“遭遇新四军主力”。

日军指挥官气得跳脚,可看着“激战”后的弹壳和“血迹”,又找不出破绽。

9月29日深夜,三发红色信号弹突然划破夜空,分散在11个据点的汤团战士同时动手,端掉碉堡、击毙汉奸,带着6门暗中保存的迫击炮杀回根据地。

直到这时敌人才恍然大悟,这支“伪军”从来就没真正投降过,而当初喊着要除掉“叛徒”的百姓也终于明白,那个被唾骂的“汉奸”团长,其实是忍辱负重的孤胆英雄。

汤景延后来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就义前他对看守说:“我骗过日本鬼子一个师团,你们这点伎俩算什么?”

2015年,家属将他珍藏的怀表捐给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发现里面藏着粟裕的亲笔字条:“景延同志,党和人民信任你。”

这张发黄的纸条,见证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卧底岁月,也告诉后人,有些“叛变”,比牺牲更需要勇气。

0 阅读:171
瀚霖学史本人

瀚霖学史本人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