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我们开天价他们也只能乖乖购买!”1993年,由于技术原因,中国花费了3.8亿美元从欧美购买了一台燃气轮机。可是,短短25年后,中国成功打破了欧美长达70年的垄断,成功制造出了燃气轮机的一级静叶。 这片看似不起眼的一级静叶,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装备领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当年,3.8亿美元的采购价格,几乎抽走了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相当一部分,买来的还仅仅是一台机器的使用权。 更让人憋屈的是,核心技术被对方牢牢攥在手里,不给任何转让的可能,这意味着一旦机器出了问题,维修保养还得继续看人脸色、任人宰割。 1997年,国家重点工程西康铁路的建设急需隧道掘进的利器——盾构机。 当中国向德国海瑞克公司询价时,得到的是一台1.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报价,这让本就紧张的工程预算雪上加霜。 无论是天上的燃气轮机,还是地下的盾构机,这些“国之重器”的技术都被美国的通用电气、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重工等少数巨头死死地垄断着。 面对这种技术壁垒,我们除了咬牙接受,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但正是这种被“卡脖子”的屈辱感,彻底点燃了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决心。 燃气轮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高温涡轮叶片就是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 它必须在超过1400摄氏度的高温和巨大的离心力下长时间稳定工作,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达到了极致。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太原钢铁集团投入了超过3.2亿元的经费,经过反复试验,制造了超过2000个不同的样品,才最终找到了完美的材料配方。 当这片凝结着无数心血的高温叶片被成功铸造出来时,它不仅为整机国产化铺平了道路,更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有决心突破任何技术封锁。 2018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在东方电气集团,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下线。 从压气机、燃烧室到透平,所有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这台机器的热效率达到了60%,与国际先进产品不相上下,彻底终结了西方长达70年的技术垄断。 从2008年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诞生,到如今占据全球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中国盾构机的发展之路同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这些曾经让我们望而却步的钢铁巨兽,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响亮名片,它们不仅在国内的地铁、隧道工程中大显身手,还成功出口到意大利、丹麦等25个国家和地区,在阿尔卑斯山下展现着中国力量。 技术突破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国产燃气轮机的售价比进口产品低了约30%,而盾构机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中,中国方案凭借更低的价格和更优的能耗表现,成功击败了竞争对手。 这一切成果,清晰地表明,中国高端装备的崛起,靠的绝不仅仅是价格,更是实打实的技术、性能和全方位的服务能力。 那些曾经的嘲讽早已被现实击得粉碎,事实雄辩地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依靠自力更生、持续创新,才能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信源:观察者网 《中国首次自主铸成300兆瓦级重型燃机大尺寸一级静叶》
“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我们开天价他们也只能乖乖购买!”1993年,由于技术
芸霄记史
2025-07-26 15:16:1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