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巴签署边界协定,按照喀喇昆仑山分水岭进行划界,巴基斯坦同意将原来被英国窃取的喀喇昆仑走廊 5310 平方公里归还中国,然而拒绝归还原属中国的领土坎巨提,最后1940 平方公里的坎巨提被划入巴控克什米尔。 要理解巴基斯坦为何愿意归还如此大片的土地,同时又在坎巨提问题上寸步不让,就必须把目光投向协定签署的前一年,也就是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 那场冲突,中国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取得了胜利,彻底击碎了印度当时所谓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迷梦。 这场战争不仅为中国西部边境赢得了数十年的安宁,也让邻国巴基斯坦看得目瞪口呆,内心五味杂陈。 当时的巴基斯坦,日子过得相当不容易,自1947年印巴分治起,克什米尔问题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两国关系之中。 由于国力相对较弱,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长期对峙中一直处于守势,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种深深的忧虑之中,生怕哪天被印度一口吞下。 中印战争的结局,让巴基斯坦的这种焦虑感达到了顶峰。 他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在战场上被中国狠狠教训过的印度,极有可能把无处发泄的怒火转向更弱小的巴基斯坦。 而喀喇昆仑走廊这块地方,恰好就成了巴基斯坦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 这块走廊位于巴控克什米尔的北边,紧挨着中国新疆,这里地势险峻,海拔极高,环境恶劣,巴基斯坦想在这里有效驻军,成本高得惊人,防御起来也力不从心。 更要命的是,印度一直宣称对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自然也包括这片走廊。 巴基斯坦的战略家们判断,印度很可能会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既能报复,又能蚕食巴控区。 与其被动地等着这块守不住的土地被印度硬抢过去,让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不如主动把它交给一个可靠的邻居。 谁最可靠?毫无疑问,就是刚刚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中国。 所以,将喀喇昆仑走廊归还中国,对巴基斯坦来说,不是损失,而是一次精明的战略投资,把一个沉重的防御包袱,变成了一份巩固联盟的厚礼。 那么,这块地对中国来说,又有多重要呢?从民生角度看,这片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的冰封之地,确实没什么价值。 但从军事和战略层面看,它的回归简直是无价之宝。 你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喀喇昆仑走廊的东边,紧紧连着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 阿克赛钦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是国家西部战略的生命线。 走廊的回归,等于在阿克赛钦的侧翼,凭空多了一道由世界级高峰组成的天然屏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西部边防的战略纵深。 同时,走廊还紧挨着印巴冲突的最前线——锡亚琴冰川。 印度一直想把这块冰川打造成一个楔子,死死钉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 现在中国拿回了走廊,就等于站上了俯瞰整个区域的制高点,印度的任何小动作都将变得无所遁形。 而在坎巨提这个问题上,这片地区在清朝时曾向中国称臣纳贡,跟咱们有历史渊源,但在谈判中,巴基斯坦坚决不肯放手。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做出了让步,最终承认巴方对该地区的主权。 这种“抓大放小”的智慧,确保了战略价值无可比拟的喀喇昆仑走廊顺利回归,也为中巴两国后续的深厚友谊奠定了坚实的互信基础。
1963年中巴签署边界协定,按照喀喇昆仑山分水岭进行划界,巴基斯坦同意将原来被英
芸霄记史
2025-07-26 13:16: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