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年,78岁的宰相苏颂,找了2个丫头给他暖脚,半夜,其中一个丫头过于紧张,居然尿了一床。苏颂从梦中惊醒,他不但没生气,反而对丫头说:“你这是大富大贵之兆啊!
北宋哲宗年间,78岁的宰相苏颂因年迈体衰,上书请辞告老还乡。
哲宗念其功勋,恩准并厚赐金帛。
苏颂携家眷回到润州丹阳老家。
江南湿冷的冬天让苏颂备受煎熬,常感四肢冰凉,夜不能寐。
医生诊断后,建议他设法暖足以促进气血流通。
起初用暖玉效果不佳,管家提议招募健康婢女夜间暖脚。
告示一出,应者不少,管家精心挑选后留下七八人,其中包括容貌清秀、举止得体的韦氏和乔氏。
经过简单培训,韦氏与乔氏开始当值。
她们需先暖被窝,待苏颂就寝后移至床尾用身体为其暖脚,整夜保持姿势。
第一夜,韦氏因紧张多喝水,又不敢惊扰熟睡且姿势不变的苏颂,最终失禁尿床。
湿冷的被褥惊醒了苏颂,他初时不悦,但看清泪眼婆娑的韦氏面容后,发现其眉目间隐有贵气。
精通相术的苏颂认为此女日后恐有大富贵,联想到京城正为诸王选侍妾,便决定送她入王府结缘。
为避免其孤单,他让乔氏同行。
韦氏和乔氏被送入端王赵佶(即后来的宋徽宗)府中。
两人均得端王青睐,韦氏容貌更胜,但性情温婉的乔氏(后为显肃皇后)宠眷更浓。
姐妹互相扶持,韦氏后为端王生下儿子赵构。
在等级森严的王府,已有嫡长子赵桓(即宋钦宗)的端王,重心不在赵构身上,韦氏地位并未显著提升。
1100年,哲宗驾崩无子,端王赵佶在向太后支持下登基为宋徽宗。
韦氏作为皇子生母被封贤妃,乔氏封贵妃。
徽宗后宫庞大,韦氏恩宠不多,将心思放在养育赵构上。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金兵攻破汴梁。
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皇子、宗室等数千人被俘北去,北宋灭亡。
韦贤妃亦未能幸免,被押往金国上京。
在金国,她们遭受难以想象的屈辱:男性俘虏被迫行“牵羊礼”示臣服。
后妃公主等则被没入“洗衣院”或分配为奴妾,受尽凌辱。
韦氏在金国度过了十二年悲惨岁月,从事劳役,身心饱受摧残。
其子赵构作为唯一未被俘的皇子,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消息传至金国,金人为羞辱赵构及南宋,变本加厉折磨韦氏及赵构原配邢氏等人,甚至安排她们侍奉士兵或赐予将领。
韦氏的遭遇成为南宋朝廷难以言说的耻辱。
宋高宗赵构为迎回母亲,不惜向金称臣纳贡,割让土地,最终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主战派岳飞。
1142年,“绍兴和议”达成,金国同意释放韦贤妃南归。
同年,历经磨难的韦贤妃回到故土,被尊为皇太后。
然金国遭遇的阴影笼罩余生,亦是南宋朝廷的隐痛。
韦太后最终去世,谥号显仁皇后。
她的一生,从乡间婢女到王府侍妾,从深宫妃嫔到异国俘虏,终成皇太后,跌宕起伏,映照出动荡时代个人的渺小与命运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