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在福建剿匪时,在山林中遇到了4个女学生,战士们好心为她们指路,谁知教导员却骂道:“她们4个,都不是好人!”
主要信源:(三元新闻网——《三元军民剿匪记》;三元区委党史方志室——《三元史志 | 三元剿匪战斗》)
1950年4月,解放军261团开进福建三元县山区剿匪。
老虎山一处隐蔽的草棚里,四个短发北方口音的年轻女子引起战士警觉。
正当教导员派人详查时,人已消失无踪。
结合夜间敌机盘旋踪迹,剿匪指挥部判定其为空投特务,目标直指当地大匪首余大昆。
余大昆盘踞三元县多年,手段凶狠狡诈。
其家族数代落草,更勾结另一匪首林世球,以贩卖红军家属牟利。
如有反抗,则斩草除根。
凭借如此血债累积的实力,人送外号"铜菩萨"。
此前赤卫队员罗武朝因协助解放军,全家惨遭其毒手。
罗武朝父子被枪杀枭首悬树,房舍焚为焦土,唯余十九岁的儿媳陈顺娥与十三岁的罗桂莲身披麻衣,冒雨跪行至县城呼告。
在军民两千余人为罗家父子送葬的大雨中,罗桂莲怀抱父兄血衣的悲恸令天地含愁。
当县长吉乐山提及抚恤时,陈顺娥泣血而誓:"但求血债血偿!"
四县联剿蓄势待发,陈顺娥被推为妇女剿匪组长。
关键当口,县大队副队长王水仙突带一整班战士叛投余大昆,连同整个剿匪计划尽入匪手。
与此同时,余大昆又从空投中获取精良武器,匪势骤然暴涨。
六月,黄沙港的物资船队遭劫,三名押运战士殒命。
随后数百匪徒偷袭莘口区公所,守军仅十余人,竟靠识破暗号清除内奸,血战一夜击退强敌。
余大昆随后转向报复地方,居阳区委书记冀金贵遇袭殉职。
天星桥圩场公然以血字威胁。
张如荣、张树桃等数名农会干部一夜横死。
五县悍匪更纠集千人围困居阳区公所五天五夜,誓要"鸡犬不留"。
直至援军内外夹攻,生擒五十余匪,余大昆势力开始瓦解。
十一月五日,敌机悄然再至老虎山,仅投下两个特务和少量物资。
失望的余大昆遂洗劫生石岗等村掳走十七名青年、焚屋示威。
剿匪部队却在这暗夜里奇袭曹源村匪巢,逼得余大昆慌忙溃逃。
次日凌晨大渠村附近,追击部队突遇近千名装备精良的悍匪,对方火力凶猛。
危急时刻,三营三门迫击炮准确压制敌机枪阵地,六挺重机枪织成火网。
正当胶着之际,四周村寨两千余民兵高举农具如潮涌至,齐吼"活捉余大昆"。
匪众顷刻溃逃,余大昆仅带二百亲信抬着空投物资躲入三渠村。
刚进村,老大娘姚红娣喘息着指向村南:"'铜菩萨'朝清溪县去了!"
另一村民则报告锁住五个土匪在自家院落。
寇营长立即分兵两路追击。
最终在竹林深处发现精心搭建的匪巢,挂着"办公室"、"会议室"标牌的竹制营房,尚有锅灶余温。
炊事员在断崖下发现七名饥饿匪徒,其情报立刻锁定了余大昆王牌枪手李贵池的藏身处。
蒙头酣睡的李贵池被擒时还高喊"自己人"。
求生心切之下,他道出余大昆已死于强攻台江区公所时,被重机枪撕成碎片埋于黄泥坑。
尸体被挖出后,那颗曾使三元县小儿止啼的头颅装入竹笼,悬示四县。
所经之处爆竹震天、锣鼓连绵。
元凶虽灭,王水仙与空投特务等百余残匪仍在逃。
老虎山老猎户冒死报告女特务踪迹后,沙县、大田、永安三地军民严阵以待,迫使这伙亡命之徒如无头苍蝇在清溪、龙泉等多地折返。
所到之处百姓皆为哨兵,消息两小时内必达指挥部,部队始终咬住其尾。
穷途末路的残匪扑向柳城村试图补给,刚到村口便闻重机枪般的密集"哒哒"声。
那是七八个民兵急中生智将爆竹塞进铁桶的杰作!
惊弓之鸟扭头狂逃,沙溪河畔发现部队设伏后仓皇回撤三元县境。
十一月中旬一个寒晨,残部被迫蹿上眉山。
"土匪上眉山!"消息如烽火燎原。
不到半日间,三元、永安、沙县上万百姓自发围山,锄头扁担密密层层。
山顶匪徒未待主力部队到来便已意志崩溃,八十多人主动携械下山投降。
混乱中王水仙、王宗岩与四名女特务悄然遁入莽林。
待寇营长率部抵达,展开两天两夜的地毯式搜捕,终将特务王化一、刁连及残余匪徒尽数缉拿。
王宗岩、王水仙等匪首亦相继落网伏诛。
唯有那四名神秘女子如泥牛入海,成为历史角落中的不解之谜。
半年剿匪,六十七名将士英魂长眠红印山。
当硝烟散尽,烈骨迁往下洋烈士陵园,唯留青山浩气与松鸣如涛。
曾被敬畏的"铜菩萨"在万众掘开的铁壁前,证明自己仅是泥土。
而四名消失的女特务,终被奔涌向前的时代深埋进无声的注脚。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