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一位伐木工人在深山老林中解手时,意外发现一枚奇特的"银圆",他将其交给兄长鉴定真伪,谁知兄长竟因此被"请"进了公安局。 【消息源自:《一枚印章背后的革命往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官印发现始末》2023-11-15 江西日报;《万载县林业志:1960年代伐木工人档案汇编》2021-6 万载县地方志办公室】 郭兴仁蹲在杉木林里解裤腰带时,铁锹头突然"铛"地撞上了硬物。这个湖南汉子骂了句方言,顺手扒开腐叶层,露出个黑黢黢的皮箱角。1963年的官元山林场深处,连鸟叫声都隔着层水汽,他抹了把汗,心想这破箱子装不了野猪夹子吧? "哥!你看这是啥?"晚饭时分,郭兴仁把皮箱墩在工棚的条凳上。哥哥郭桃仁正在煤油灯下记工分,闻言用钢笔尾挑了挑箱锁——早就锈成了红疙瘩。兄弟俩拿柴刀劈开箱盖,霉味混着铁腥气扑面而来,箱底躺着枚铜钱大的铁疙瘩,沾着泥巴的部分泛着诡异的青绿色。 郭桃仁在裤腿上蹭了蹭那物件:"像是铜的?"煤油灯下,隐约显出个五角星轮廓。弟弟突然拍腿:"该不会是地主老财藏的袁大头吧?"这个猜测让两人兴奋了半宿,直到第二天用砂纸打磨后,才看清星星下面交叉的镰刀锤子。郭桃仁盯着印章背面蝌蚪似的文字直挠头:"这洋码子比林场会计的复式记账还难认。" 转折来得比林场的暴雨还突然。1964年开春的全县林业会议上,县公安局的人径直走到郭桃仁面前:"同志,你笔记本最后一页的印泥哪来的?"原来他上月领劳保用品时,随手用那铁疙瘩在收据上盖了个印。民警带着兄弟俩重返发现地时,郭兴仁才发现自己当初撒尿的杉木林,三十年前竟是红军秘密联络站。 "1934年9月,张春吉他们五人背着两箱文件往铜鼓方向突围。"老民警指着山坳讲解时,郭兴仁突然发现枯叶下的泥土泛着暗红。后来他才知道,当年护送印章的小队遭遇民团伏击,三名干部用身体压住皮箱,血水渗进土壤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如今那枚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银质印章,静静躺在纪念馆玻璃柜里,展签上"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字样,在射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当年百人搜索队到底没找到烈士遗骨,倒是郭兴仁总记得老民警说的话:"那箱子腐烂的纸张,很可能是牺牲同志用命护住的党员名单。"现在他带孙子参观纪念馆时,总要在这枚印章前多站会儿——仿佛透过玻璃,还能闻到1963年那个闷热午后,杉木林里混合着铁锈与腐叶的潮湿气息。
“电表立功了!”2025年1月,上海一女子出差后回家,发现家中一片混乱,原本放在
【64评论】【1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