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越南悍然进犯西沙群岛,我军急调东海舰队火速增援。毛主席当机立断:"绕道太耽误时间,直接取道台湾海峡!" 【消息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海军战史研究·西沙篇》(1989);台北"国史馆"藏《1974年海峡动态密档》(2006年解密);美国海军历史中心《第七舰队行动日志1973-1974》】 1974年1月的南海,咸湿的海风里裹着柴油味。南海舰队司令员张元培站在榆林港的码头上,盯着手里那份刚截获的电报——南越"陈庆余"号驱逐舰正往琛航岛方向移动。他摸出皱巴巴的大前门香烟,打火机咔嗒响了三次才点燃。"又来?这礼拜第三次了。"作战参谋小跑过来时,他吐出的烟圈在夕阳里散成一片蓝雾。 北京中南海的会议厅里,叶剑英把铅笔往作战地图上一拍:"美帝留下的这些铁疙瘩,还真把自己当海上霸主了?"地图上西沙群岛的位置扎着几枚红色图钉,旁边标注着南越四艘军舰的吨位数据——足足6000吨,相当于南海舰队现有作战舰艇总和的六倍。邓小平翻着渔民的血书,突然抬头:"老张那边怎么说?""271编队已经出发,但最快也要明天中午才能赶到。"工作人员话音未落,毛泽东忽然摘下老花镜:"告诉东海舰队,准备走台湾海峡。" 此刻的"李常杰"号上,南越水兵正用高压水枪驱赶中国渔船。渔民老陈死死抱住桅杆,海水把他破旧的棉袄浸得透湿。"滚出中国领海!"他吼出的方言被引擎声吞没。南越军官笑着举起相机,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渔船在钢铁舰艏的撞击下裂成两半。二十海里外的271编队雷达室里,信号兵突然大喊:"发现敌舰!距离15链!" 1月19日清晨,太阳刚跃出海平面,274猎潜艇的37毫米炮就炸响了。张元培在指挥所里攥着话筒:"记住,贴上去打!"这艘排水量仅300吨的小艇像发怒的马蜂,迎着"陈平重"号的127毫米舰炮直插敌阵。水手长老王在炮位上抹了把汗:"龟儿子的,这玩意比老蒋的美造舰还大!"炮弹掀起的浪花浇透了甲板,炊事班送来的馒头早被海水泡成了糊糊。 海峡对岸的东引岛雷达站,国军少校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点皱起眉头。"长官,共军三艘舰艇请求通行...""闭嘴!"他抓起专线电话又放下,转身拉开抽屉,里面躺着份印着"绝密"的电报。当"昆明"号驱逐舰的轮廓出现在望远镜里时,他意外地发现雷达屏上的识别信号消失了——台北方面选择了沉默。 20日下午,完成合围的中国舰艇同时开火。南越"怒涛"号护航舰的弹药库被击中时,爆炸的火球映红了半个珊瑚礁。有个越南水兵抱着救生圈漂到琛航岛岸边,被守岛民兵拽上来时还在发抖:"你们...不是只有小炮艇吗?"民兵排长把缴获的M16扔进战利品堆,指了指岛上新竖起的国旗:"现在有了。" 三个月后,张元培在造船厂看到新型驱逐舰的设计图纸时,突然想起那个飘着柴油味的黄昏。他摸了摸钢板焊缝,对总工程师说:"这回咱们的渔民,再不用拿血肉之躯挡军舰了。"远处海面上,新下水的护卫舰正在试航,桅杆上的雷达天线旋转着,像朵金属的向日葵。
1974年,越南悍然进犯西沙群岛,我军急调东海舰队火速增援。毛主席当机立断:"绕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7-23 01:20:40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