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胡宗南俘虏了5万人,蒋介石为他举办庆功宴,谁知记者却问:“委员长,西北共军不过2万余人,胡宗南将军怎么抓了5万?” 胡宗南带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延安城,却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共产党的西北野战军只有2万多人,早就主动撤走了。 按理说占领延安算不上什么大胜仗,可胡宗南却给蒋介石发了一份让人瞠目结舌的战报,他在报告中声称经过“七昼夜激战”,“俘获敌军五万余人”,还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蒋介石看到这份战报简直乐坏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都打得很艰难,急需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他立刻为胡宗南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还破格提拔他为陆军二级上将,一时间胡宗南在军界风光无限。 可是有个问题:哪来的五万俘虏?西北野战军总共才两万多人,就算全军覆没也凑不够这个数,更何况彭德怀他们早就撤得干干净净,连个人影都没留下。 很快中外记者团要来延安实地采访了,胡宗南这下慌了神,赶紧想办法补这个天大的漏洞,他派人在延安周围临时搭建了几个战俘营,然后从自己部队里抽调了2000多名士兵来演习。 这些士兵被要求脱掉国民党军装,换上破烂衣服,还得背熟一套被俘的说辞,比如在哪里被抓的,打了多久的仗,家是哪里的等等。为了看起来更像,还专门让他们晒了几天太阳,弄得灰头土脸的。 至于那些所谓的缴获武器,胡宗南直接从国民党的军火库里搬了一堆装备过来,在延安城里摆了个战利品陈列馆。 记者一到延安马上就发现了问题,这些“俘虏”身上的军装虽然破旧,但明显是新撕烂的,有些地方还能看出原来的样子,有记者在不同的战俘营里看到了同一个“俘虏”,这人居然在两个地方都声称自己是被俘的。 陈列馆里的武器也有问题,那些步枪、机枪看起来保养得很好,油光锃亮的,哪像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而且有些武器明显是国民党军队的制式装备,跟解放军平时用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问陪同的军官:“你们说俘虏了五万人,那这些人现在都关在哪里?我们怎么只看到了这几千个?”陪同人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只能说其他俘虏都转移到后方去了,可记者们不依不饶,要求看转移的记录和路线。这下彻底露馅了。 消息很快传回了南京,记者们直接找到蒋介石当面质问:“西北的共产党军队总共才两万多人,胡宗南怎么可能抓到五万俘虏?这个账怎么算?” 蒋介石这才意识到被手下给坑了,他虽然没有严厉处罚胡宗南,但私下里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这件事也在军界传开了,大家都在背后嘲笑胡宗南的拙劣表演。 彭德怀根本没有被这20万大军吓住,反而开始反击了,他采用游击战术,专门挑胡宗南部队的薄弱环节下手。 1947年在青化砭这个小地方,西北野战军用不到3000人就吃掉了胡宗南一个整编旅,俘虏2900多人。这次是真的俘虏,不是演戏。 一个月后在羊马河,解放军又干掉了胡宗南的一个整编师,俘虏4700多人,在蟠龙镇又是一个整编师被歼灭,俘虏6700人。 短短两个多月,胡宗南的20万大军就被削掉了好几万人,解放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实力越打越强,而胡宗南的部队士气越来越低,很多士兵开始逃跑或者投降。 到1948年4月胡宗南再也守不住延安了,灰溜溜地撤退,他当初吹嘘的“七昼夜激战”变成了真正的惨败,那五万“俘虏”的谎言也成了军界的笑柄。 这件事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迎合上级,下级军官经常虚报战功,打了败仗说成胜仗,没有俘虏编造俘虏,缴获甚微夸大十倍,这种风气从上到下都有,谁都想在蒋介石面前表现好一点。 可是战争不是演戏,真实的战力和士气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胡宗南用假俘虏骗得了一时的风光,却骗不了战场上的真刀真枪,当彭德怀的部队真正反击时,这20万大军的虚弱本质立刻暴露无遗。 后来胡宗南跟着国民党败退到台湾,1962年在那里去世,他这辈子打过不少仗,但最出名的反而是这场“五万俘虏”的闹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类似的虚假战报其实并不少见。 各方都有夸大战果、隐瞒损失的倾向,但像胡宗南这样演得如此拙劣,被当场戳穿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谎言可能一时得逞,但真相迟早会浮出水面。 信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中央党史
1964年2月,泰国军方缴了最后一批国民党残军的械,结果泰方前脚刚走,泰匪武赖温
【10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