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也不能限制中国的吹风机了!”2018年我国一个团队成功打破了欧美国家常年对我们吹风机的封锁,后续更是让我们的吹风机获得全世界的好评,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俞浩是江苏苏州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机械着迷,家里的旧电器都被他拆过无数遍。上了清华大学,他选了航空航天学院,专攻机械工程。大学期间,他加入实验室,参与四旋翼无人机的研发,设计过全球首款三旋翼无人机,成果在国际上都拿了奖。他的导师说他脑子活,肯钻研,经常泡在实验室里研究电机优化。2009年,他创立了“天空工场”社团,带着同学搞无人机,成果直接被航空工业研究所看中。后来,他读硕士,专注高速电机,瞄准了欧美企业的技术空白,立志要为国家争口气。 俞浩的科研路并不平坦。早期国内电机技术落后,他得从零开始查资料、做实验。一次国际会议上,国外专家对中国的技术水平冷嘲热讽,这让他憋了一股劲。硕士期间,他主导了多项电机优化项目,成果直接用在了国产大飞机的辅助系统上。他还为航空研究院提供技术方案,帮着优化气动设备。毕业后,他一头扎进高速电机领域,决心攻克欧美垄断的核心技术,为日后挑战吹风机行业的壁垒打下了基础。 吹风机看似简单,核心却是高速数码马达技术。2015年,英国戴森靠这技术称霸全球,他们的吹风机风力强、噪音低,价格却贵得离谱,动辄几千块。国内企业只能做低端代工,核心部件全靠进口,技术壁垒让中国品牌毫无招架之力。俞浩看不下去,2015年拉了一支清华大学校友团队,决心研发自己的数码马达,打破欧美封锁。 研发过程异常艰难。团队从零开始,研究戴森的专利,找漏洞,设计新方案。初期,他们的马达效率只有30%,远低于戴森的49.8%。俞浩带着团队反复测试材料、优化磁路,耗费了上千次实验。2017年,他们终于研发出转速10万转/分钟的数码马达,效率高达58%,体积还比戴森的小20%。2018年,这项技术装进追觅V9吸尘器,在众筹平台6天卖出近2万台,消费者评价“性能不输进口,价格却亲民”。随后,团队把技术用在吹风机上,产品一上市就火爆,彻底打破了戴森的技术垄断。 2017年,俞浩创立追觅科技,公司起步时只有几十人,挤在苏州一个小办公室里。2020年,追觅推出首款高端吹风机,性能直逼国际品牌,价格却只有对手的一半。2021年,产品打入海外市场,俄罗斯和德国的订单几天就卖断货,消费者在网上晒使用体验,点赞“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追觅还不断升级技术,加入智能温控和负离子护发功能,产品覆盖120多个国家,年营收2023年突破200亿元。 俞浩始终低调,专注技术研发。他推动追觅进入机器人领域,研发扫地机器人和仿生机械臂,吸引全球客户。公司如今有4000多家门店,成了全球吹风机市场的佼佼者。俞浩还在公司内部培养年轻工程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的努力让中国家电品牌站上了世界舞台,赢得了全球尊重。
“美国再也不能限制中国的吹风机了!”2018年我国一个团队成功打破了欧美国家常年
史迹解读站
2025-07-22 15:40:27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