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徐志摩出国半年回到家,直奔陆小曼卧室。岂料,推开门傻眼,陆小曼和翁瑞

小博大史 2025-07-22 10:02:27

1928年,徐志摩出国半年回到家,直奔陆小曼卧室。岂料,推开门傻眼,陆小曼和翁瑞午双双躺在床上,酣然入梦。同行的胡适和刘海粟也看到了这一幕。

徐志摩,生于1897年浙江海宁,家境富裕,父亲经营丝绸生意,商号赫赫有名。他自幼聪颖,熟读四书五经,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接触新思想,展露文学天赋。1918年,他赴美留学,入读克拉克大学,后转至英国剑桥,沉浸于浪漫主义诗作,雪莱与济慈的文字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1921年回国,他加入新月社,诗作《再别康桥》清新脱俗,奠定其新月派诗人地位。

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却波折不断。1921年,他遵从父母之命娶张幼仪,婚后却因缺乏感情基础而冷淡。1922年,他坚持离婚,追求自由恋爱,与上海名媛陆小曼相识。陆小曼才艺出众,精通琴棋书画,交际圈活跃,但生活奢靡,烟瘾缠身。1926年,两人不顾世俗反对成婚,徐志摩为维持陆小曼的开销四处奔波,经济压力沉重。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与徐志摩交情深厚,常在文学与人生问题上交流。刘海粟,著名画家,性情豪放,与徐志摩志趣相投,二人常相约畅谈。翁瑞午,陆小曼旧识,关系暧昧,成了徐志摩婚姻悲剧的导火索。

1928年,徐志摩结束半年海外游学,从欧洲回到上海。他归心似箭,满心期待与陆小曼重逢,却未料码头不见妻子身影。胡适与刘海粟前来接他,三人同车返家。徐志摩推开家门,直奔卧室,眼前一幕让他呆若木鸡: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卧一床,睡姿亲密,床边散落衣物,桌上烟具赫然在目。

胡适与刘海粟见状悄然退下,避免尴尬。徐志摩僵立原地,双手紧握,久久无言。不久,徐父徐母赶到,徐母见此情景怒不可遏,手杖挥向翁瑞午,翁慌乱逃离。徐母又责骂陆小曼,陆披头散发躲避,家中一片混乱。徐母情绪激动,突然昏倒,徐志摩急忙送母就医。医院内,徐母苏醒后沉默不语,徐父怒气难平,病房气氛凝重。这场风波不仅撕裂了徐志摩的婚姻,也让徐母身心受创。

这场变故如巨石砸入徐志摩的生活,婚姻裂痕彻底暴露。他与陆小曼的结合,本是追求浪漫爱情的结果,却因陆的放纵与不羁而渐生嫌隙。徐志摩早年与张幼仪的婚姻虽无爱情,却有家族责任的维系。离婚后,他将全部情感寄托于陆小曼,希冀她成为灵魂伴侣。陆小曼却沉溺于奢华生活与烟瘾,忽视丈夫的付出。

徐志摩出国期间,写下百余封信劝她戒烟,归来却发现信件大多被弃,仅剩八封。这不仅是对他真心的辜负,更让他对婚姻的信念崩塌。翁瑞午的出现,暴露了陆小曼生活中的混乱,也让徐志摩在亲友与家人面前颜面尽失。胡适与刘海粟作为旁观者,目睹了这场家庭悲剧,却只能选择沉默。徐母的愤怒与昏倒,折射出传统家庭对儿媳不端行为的强烈排斥,也让徐志摩夹在妻子与父母间左右为难。

徐母住院期间,张幼仪带着儿子阿欢赶到医院。阿欢年幼,扑到奶奶床边,徐母见前儿媳到来,情绪稍缓。张幼仪未多问当日之事,默默陪伴,安排徐志摩休息。她虽与徐志摩离婚,却始终以大局为重,尽心照顾徐家。徐母出院后,身体每况愈下,1930年去世。徐志摩守在床前,悲痛难抑。

陆小曼未因此收敛,依然挥霍无度,烟瘾不减。徐志摩为养家继续奔波,文学创作与生计压力交织,生活愈发困顿。1931年,他从北京返沪,推开家门,见陆小曼卧床吸烟,屋内烟雾弥漫。他怒不可遏,劝其戒烟,陆小曼却暴怒,掷出烟枪,砸中徐志摩眼镜,碎片四散。陆小曼摔砸物件,屋内一片狼藉,徐志摩默默退出。

同年11月,徐志摩搭乘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飞机因大雾失事,他不幸罹难,年仅34岁。张幼仪闻讯,带着阿欢坚强生活,独自抚养儿子成人。陆小曼得知噩耗,痛哭流涕,却未改变生活方式,依然沉迷烟瘾与社交。她后半生虽整理徐志摩遗稿,却更多是为维持自身名声。

徐志摩的悲剧,源于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因陆小曼的放纵而加剧。他才华横溢,诗作流传后世,却在感情与家庭的漩涡中沉沦。胡适与刘海粟作为友人,见证了他的起伏人生,却无力改变其命运。张幼仪的隐忍与坚强,与陆小曼的任性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人唏嘘徐志摩的选择。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宻桔之乡

宻桔之乡

1
2025-07-22 10:52

剧照比真人精彩。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