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了!可以确定特朗普和李在明都不会出席9.3阅兵!据媒体7月19日报道,法媒称,考虑到对韩美同盟影响,李在明或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李在明初步决定任命韩国国会前议长朴炳锡为特使团团长出席阅兵,而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内以“中国通”著称的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和朴钉也将加入特使团一同出席中国的阅兵式。 韩国这次安排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带团以“特使身份”低调出席,想做好表面文章,一还要顾及盟友和国内压力。 不只是韩国朝野内部的意见分歧,更多还是因为美韩同盟的约束很难松动,尽管韩国内部也有力挺对华友好的声音,但只要遇到涉及美国与中国利益的节点,韩国的选择就很难再完全自如。 美国在类似事件中的态度其实也说明了问题,前几年因为“萨德”部署,中韩关系跌入低谷,这两年两国在经贸、文旅等领域有所修复,好像迎来转机。 韩国对中国的每一个动作,美国都不会掉以轻心,韩方要在改善对华关系与保持对美合作之间做平衡,结果往往只能小心翼翼。 韩方选择由并非实际执政者的“重要人士”组团出席,看起来就是在谨慎做局,他们当然想与中国维持沟通不至于断裂,他们也确实不敢碰美国底线,在现阶段大国角力的背景下,韩国“自主外交”其实空间很有限。 既然美中关系今年有过一波缓和,韩国是不是能抓住机会多争取点话语权?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美国依然对同盟体系内成员、特别是像韩国这样的“枢纽国家”管控非常严格,这种情况下只要大事来临,韩方对美意图的在意就不得不超越对华交好的愿望。 这一次韩国由知华派议员和前高官组队作为特使出席,中国方面自然希望看到更高规格,这也代表了韩国政策精细的小心翼翼,什么时间点用什么级别的人物,既要为韩国国内打圆场,也得给美方一个交代。 周边国家的对华政策一直被外部力量左右,自“萨德之后”中韩经贸、旅游甚至文化交流都遭遇过寒流,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中韩的经济合作也有一些回暖迹象,可只要遇到影响更大的安全和战略问题,合作很难稳定持续。 韩国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依赖很大,中国依旧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现实就是商贸归商贸,一遇到涉及地缘和安全的重大问题,韩国还是要首要考虑同盟安全,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权衡,更体现在对外交风险的极度防范上。 在美国主导下韩国要顾及的不只是中韩关系,还包括整个美日韩的安全框架,这导致韩国对外政策整体趋向风险最小化,只能做有限表态但又不能撕破脸,中韩之间几年来回暖降温的循环,其实就是现实压力下的真实写照。 而这回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是很有象征性的多边大事,谁代表、以什么身份出席,不只是走流程的问题,更承载着大国话语权的现实考量,韩方并没有出动决策层级的领导,选择以高层陪同代表出席,就是目前韩国政策选择的极限。 东亚地区在美方持续加大同盟合作的背景下,留给韩国等国家两头讨好的空间越来越小,经济、地缘与安全之间的不平衡,将持续考验中韩关系的未来。 中国也应更现实地看待这段关系,不应指望一两次活动就扭转结构性矛盾,更重要的是抓住机会深化务实合作,坚持互利共赢、长期沟通,在剧烈变动的地区格局中争取更主动的局面,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有望在未来更多区域较量中把握主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韩国总统李在明或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对中国降格了!可以确定特朗普和李在明都不会出席9.3阅兵!据媒体7月19日报道,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21 15:17: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