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被判死刑,却大喊不公平,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1988年,黄石市工业供销总公司副科长程春莲手握审批权时,没人能想到她会从一个明星沦为死刑犯。 她身处高位,被老板请吃请喝热情围绕,手里的批文能立刻变成一大笔“辛苦费”。她出身普通,却一步一步爬上权力巅峰,却在权与钱面前失去方向。 小时候家里贫穷,父亲早逝,全家都指望母亲支撑。程春莲从小为了家里奔波,能做的苦活累活一样不落。 为了给家里多挣点钱,她卖冰棍、捡煤渣、拉板车。日子这么苦,钱就是无比重要的东西。她那时候就觉得,只要能让家人吃饱,自己怎么累都行。 15岁时,她凭嗓子进了歌舞团,练功刻苦到手脚起泡。1973年,全国选《刘三姐》女主角,程春莲以干净的声音和脸孔从无数人中突围。 “刘三姐”让她一夜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生活也随之改变,家里的生活直接翻了篇,母亲有了手术费,弟弟上了好学校。昔日的苦日子成了过去。 可是她对贫困的恐惧始终埋藏在心底。 80年代经济热潮下,看着身边有人赚钱容易,程春莲越来越觉得,自己唱多少场都没商人一天赚得多,心里难免有了落差。 社会上的财富神话让她动了心,觉得靠艺术挣钱再努力都赶不上别人的“快路”。 1985年,她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职,下海做生意。 舞台上的光环没让她少走弯路,商场商人讲门路,她的“刘三姐”头衔刚开始挺灵,但最终还是拼拼权力和关系。 步入石油行业后,她利用手里的审批权,帮人批指标,自己赚中间的钱。 开始只是小恩小惠,后来发展到成立空壳公司,大肆套取国家原油,用职权为自己谋利。 钱来得比舞台上快多了,她也越来越大胆。唰一下,家里用上了豪车、总统套房,生活一夜翻天。 程春莲嘴上说自己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钱滚滚而来时,谁还会停下来想太多?她以为只要账目干净没人能查出破绽。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89年,一封实名举报信送进纪检部门,专案组很快调查出她与他人勾结,倒卖原油指标五千吨,收了七十多万贿赂,幕后空壳公司和资金操作全部败露。 一切真相揭开后,“刘三姐”变成了“倒油女王”。 1990年法庭上,程春莲试图把自己说成是为了地方经济,还解释自己赚的只是“辛苦费”。可事实和证据面前,她的解释都是苍白的。 判决生效时,她一句上诉都没说,像是认命。1992年刑场上,她喊出一声“这不公平”,这句话包含了太多无奈和愤怒,也带着她一生都想不通的困惑。 程春莲曾凭本事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如今却因权力和贪念失去了所有。她在舞台用嗓子努力挣钱被人赞扬,但用手里的权力赚钱却换来了性命的代价。 90年代的很多人,对权力和金钱的关系都没想清楚。程春莲把通过关系和审批捞钱也看成是一种本事,没意识到这里的界线和底线。 程春莲的结局告诉我们:快速变现的道路不是人人都适合,合法和非法也不是一线之隔。 人在社会巨变中更要守住底线,否则欲望一旦失控,就再也收不回来。如何坚守最初的原则,比金钱和地位更重要。 【信源】李晶霞主编——《囚牢女罪犯》;凌迟编——《打击犯罪大纪实》
惊了!凤凰网为啥非得提宗馥莉老换司机、保姆和保洁,连冰箱都装摄像头
【3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