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玩砸了,印度也玩崩了,他们心照不宣来了中国!近段时间,俄罗斯误判形势,就地起价,结果换来了乌更顽强的抵抗,北约更深的支援,美国更猛烈的制裁。印度也因为美俄的纵容,在过去 一段时间里误判了形势。眼看美国的关税制裁力度加剧,俄罗斯和印度都跑来找中国帮忙了! 俄罗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初以为 “闪电战” 能迅速结束战争,结果陷入消耗战泥潭。更致命的是,俄罗斯试图通过能源出口 “捆绑” 欧洲,却在 2025 年遭遇欧盟 “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的强力反制。 欧盟以 8000 亿欧元投入国防工业,彻底切断对俄能源依赖。北约 “大西洋三叉戟 - 2025” 联合军演在芬兰展开,40 多架战机和 1000 名军人直接剑指俄罗斯边境。 这种压力下,俄罗斯的军事短板逐渐暴露:6 月 15 日,乌克兰空军使用北约体系支援的 F-16 战机,在超视距作战中击落俄军苏 - 35 战斗机,标志着俄军空中优势的瓦解。 经济上俄罗斯的困境同样严峻,西方制裁导致其能源出口收入锐减,2024 年对欧能源出口占比从 50% 暴跌至 20%。 为填补缺口,俄罗斯不得不将 34% 的出口和 48% 的进口绑定中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达 380 亿立方米,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占比飙升至 99.6%。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高科技产业几乎瘫痪,10 万 IT 人才流失,芯片、精密仪器全靠中国供应链,甚至导弹零件都开始依赖中国技术。这种 “大号沙特” 的经济结构,让俄罗斯在国际油价波动中脆弱不堪。 再看印度过去一段时间,印度误判了国际形势,过度依赖美俄的纵容。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并转售欧洲,2025 年 6 月日均进口量达到 208 万桶,创下近一年新高。这种套利行为虽短期内获利,却触怒了美国。 美国以 “对等关税” 为由,计划对印度商品征收 26% 的关税,印度则针锋相对地宣布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准入上的分歧,使得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在双重压力下,印度不得不转向中国。2025 年 6 月,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成为五年来首位访华的印度国防部长,双方就边境问题、能源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 与此同时,印度取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限制,恢复中印直航,并放宽中国企业在印投资政策。这种转变背后,是印度对地缘现实的重新评估: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 “口头支持” 难以兑现。 而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正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扩展,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段全面动工,建成后将打通中国至欧洲的最短陆路通道。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完成 85%,未来将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物流动脉。 2025 年 5 月,首届东盟 — 中国 — 海合会峰会在吉隆坡举行,三方同意在基础设施、能源转型等领域深化合作,形成覆盖 20 亿人口的经济圈。 这种转变让俄罗斯和印度不得不重新定位:俄罗斯需要中国的经济输血,印度则需借助中国平衡美国压力。然而,这种转向并非没有代价。 俄罗斯在能源定价权上逐渐让步,中国在中俄贸易中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印度则在边境问题上不得不软化立场,默许中国在南亚的基建布局。 俄罗斯和印度的战略算盘接连落空,中国如何在这场博弈中把握主动权? 或许在 “全球南方” 国家的合作中,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自贸协定升级,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谁能构建更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谁就能在变局中占据先机。
俄罗斯玩砸了,印度也玩崩了,他们心照不宣来了中国!近段时间,俄罗斯误判形势,就地
非常盘点中
2025-07-17 01:33: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