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度版诚意”来的,但中国很难再信任一个出尔反尔的“大国小人”,所有的合作必须是“现金交易”,为的就是防止印度卸磨杀驴,上屋抽梯,落井下石。消息传出,国际舆论纷纷猜测,印度这是在国际舞台上碰了钉子,才想起回头找中国合作? 过去几年,印度紧跟美国屁股后面跑。又是加入 “四方安全对话”,又是在边境上搞小动作,满心以为能换来美国的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印度一巴掌。美国该卡脖子还是卡脖子,该卖高价武器还是卖高价武器。就说半导体产业,印度雄心勃勃要发展本土芯片制造,可九成以上的电动汽车稀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 2024 年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后,印度汽车产业立刻面临原材料断供风险。更别提美国在 “印太经济框架” 中拒绝放宽印度农产品关税,欧盟的碳关税政策又重创其纺织出口。 印度眼巴巴盼着的好处没几个兑现的,反倒是自己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 印度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 财年 GDP 增速预测从 7.2% 下调至 6.5%,外资流入量从 2023 年同期的 85 亿美元骤降至 4.8 亿美元。 莫迪政府雄心勃勃的制造业激励计划,4 年后却因效率低下、补贴发放缓慢而终止。半导体产业更是举步维艰,塔塔电子虽然派数百员工赴中国台湾受训,可关键材料锗还得求着中国松口。 印度驻中国大使馆不得不通过书面交涉与会谈,恳请中国放宽出口限制。可这边刚和中国谈合作,那边在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当天,印度就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加征 12% 关税,摆明了还在配合美国打压中国。 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中国很难再信任印度。 毕竟,印度退出 RCEP 的教训还历历在目。2020 年,印度以边境冲突为由退出这个由中国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还禁止了 50 多个中国手机 APP,延迟中国货物清关时间。 如今尝到苦头又想回来合作,中国自然要多长个心眼。这次会谈中,中方明确提出三条红线:涉藏问题不容干涉、边境争议需按现有机制解决、多边场合不得针对第三方。所有合作必须是 “现金交易”,为的就是防止印度卸磨杀驴。 印度也不是没看到自己的处境,苏杰生此行,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边境局势,集中资源应对国内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莫迪访华 “打前站”。 2024 年 10 月,中印达成边界巡逻协议,两国交流开始回暖。今年 1 月印度外交秘书访华,6 月国防部长辛格来华,如今苏杰生到访,印度 “安全 — 国防 — 外交” 三位一体的改善对华关系策略逐渐清晰。 可边境问题始终是中印关系的一根刺,尽管双方在 2024 年达成脱离接触协议,但德普桑平原、班公湖地区仍存在实控线争议。 印度近年在边境加速修建永久工事,2024 年新增 12 条战略公路,与中方 “维持现状、对话解决” 的思路形成反差,随时可能引发新摩擦。 对中国来说,印度的合作需求大于自身需求。中国是全球镓和锗的主要生产国,印度既没有相关资源,也没有产业链,只能依赖中国。 但中国也清楚,印度不会轻易放弃 “有声有色大国” 的定位,既想借西方制衡中国,又不愿放弃在中俄之间的 “平衡优势”。 这种 “双重战略倾向” 注定了中印合作的复杂性。就像稀土谈判,印度想获得稳定供应,却又不愿在边境问题上让步。中国自然不会轻易松口,除非印度拿出真正的诚意。 现在的问题是,印度能否真正放下身段,用实际行动换取中国的信任?当全球面临 “分化与重构”,两个占世界人口近三成的发展中大国,能否超越零和思维,在 “合作竞争” 中找到动态平衡?
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
非常盘点中
2025-07-17 00:30:22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