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背后有高人指点。这一次的关税战,其实真正的关键,就在于要和我们率先达成协议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16 16:06:21

特朗普背后有高人指点。这一次的关税战,其实真正的关键,就在于要和我们率先达成协议。只有和我们先谈成了,特朗普才可以杀个回马枪,掉转枪头,对准自己的兄弟。 2018年前后启动的关税战,表面上以中美贸易不平衡为切入点,实则是将中美谈判作为布局的第一步。 当时中美实物商品贸易规模庞大,中国既是美国农产品、能源的重要买家,又是美国消费品的主要供应方,稳定这一贸易关系,既能避免美国国内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又能为后续对其他经济体施压储备筹码。 在与中国进行多轮谈判并达成阶段性协议后,特朗普政府随即调转方向,将关税大棒挥向传统盟友和贸易伙伴。2019年起,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对欧洲钢铁、铝制品加征30%关税,对印度信息技术产品加征26%关税。 这些举措并非临时起意——日本长期对美保持汽车贸易顺差,欧洲在高端制造领域与美国存在竞争,印度则在关税壁垒和市场准入上与美国存在分歧,这些都是美国早已关注的贸易矛盾点。 此前,日本、欧洲、印度曾有过观望甚至投机心态。他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分散美国注意力,甚至想趁机抢占美国在华市场份额,同时争取美国的关税豁免。 比如日本曾试图以加强安保合作为筹码换取关税优惠,欧洲则通过WTO起诉美国关税合法性,印度更是直接提高了对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作为回应。但美国的行动打破了这种幻想:对盟友的关税税率甚至高于对中国部分商品的税率,且没有任何豁免空间。 这种策略的本质,就是借助中美贸易谈判的“缓冲期”,先稳住最大贸易伙伴,再集中力量解决对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诉求。 中美达成的协议中,中国承诺扩大对美采购,这让美国国内农业、能源行业获得稳定预期,减少了政策阻力。在此基础上,美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关税施压更具底气——即使这些经济体采取反制措施,美国也能通过中美贸易的增量弥补部分损失。 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这种“分化突破”的策略,在短期内,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谈判优势。日本被迫加快汽车关税对等谈判,欧洲不得不重启钢铝贸易协商,印度则在2020年后逐步取消了部分对美反制关税。 但这种做法也为日后埋下隐患:美国与盟友的贸易信任受损,欧洲加速推进内部市场整合,日本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印度则更积极地加入区域贸易协定,这些都在长期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 贸易政策的核心应是互利共赢,通过关税施压或许能获得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将贸易伙伴视为对手、用单边手段打破规则,最终会导致全球贸易链条断裂,损害自身长远利益。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