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第一桶金不是来自工业革命,而是来自对南美洲的烧杀抢掠,他们美其名曰大航海,发现新大陆,其实就是去抢人家的祖产,把南美人民几千年积累的金银洗劫一空,这就是欧洲人的第一桶金。 现在的美国历史还不到两百年,但总喜欢抱团讲自己属于“西方文明”,把自己的身份和那些欧洲老牌国家连在一起。 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份繁荣不完全是靠发明创造和努力干出来的。欧洲上百年前就把口袋装得鼓鼓的,只是怎么装进来的,很少有人把话说明白。 一提到欧洲第一桶金,不少人想当然地把它归功于蒸汽机和工厂,可真要盘点老底,还得追到“大航海时代”那会儿。 当时欧洲各国的船队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跑,声称在“探索新大陆”,可到了美洲后,真正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文明。 南美洲那时候有印加和阿兹特克这些本地文明,早就把无数的金银藏进神庙和宫殿。欧洲人到了以后,用枪炮和冷兵器,硬生生把那些地方的人打垮,把祖祖辈辈积攒的金银一扫而空。 原来的艺术品、神像,统统被拆了熔成金条,装上欧洲的船。这些金银的流入,让欧洲一下子从穷地方变成了有钱大户,那笔财富养活了后来无数的商人、工厂主和军队。 这种大规模掠夺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成了当时欧洲发展的动力。后面只要一发现哪里还有油水,欧洲人总是第一时间冲过去。 等美洲金银吃得差不多了,欧洲开始把目光投到亚洲,把老套路又搬了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北京的皇家园林一夜之间化为废墟。几百年积攒的国宝、字画、瓷器,不是被抢跑就是被砸了。 能搬的搬,搬不走的全烧掉。这事中国人现在还记着,不仅因为损失有多大,更因为这背后那种明目张胆掠夺的劲头。 其实欧洲这种抢别人的家底的方式,看上去像在打仗,仔细想就是一伙人到处找机会捞快钱。 以前是赤裸裸地用武力,今天则是变成了规则、金融、贸易之类的“文明”手段,核心逻辑还是利益最大、谁赚得多谁说了算。 过去叫掠夺,现在叫投资、合作或者贸易,但骨子里的路数一点没变,只是换了外衣。 现在有些人喜欢说,历史已经过去,不要纠结那些老账。可事实是,今天全球的资源分配、一些国家间的差距,还是跟几百年前那几拨黄金流动有关系。 这么多年来,先进和落后、强与弱的转变,并不全是靠智慧努力点石成金,很多时候先把别人家攒了几千年的好东西搂到自己碗里,再谈什么创新发明。 西方在科技、艺术、思想上确实有成绩,但那个文明的光环不能把历史上的强取豪夺全遮住。 成王败寇的路走得太久,很容易觉得什么都应该靠拳头来解决,等到大家都这么想,地球就成了谁都不服谁的战场。 讲这些历史,不是要一直记仇,也不是想制造隔阂。 关键是要让更多人知道,世界今天之所以这么复杂,背后都藏着当年被抢走的黄金、被烧掉的园林和无数断掉的文明线索。 真正的文明,不是靠谁抢得多来证明,而是敢正视自己的过往,学会尊重别人,知道曾经用过哪些手段,也敢于把过去教训记在心里。 只有认清了这些,才能在将来的世界里不迷路,该争取的权益有底气争取,该合作的时候也能真正平等地合作。 而对于我们来说,记住这些不是让仇恨延续下去,而是希望下次有人把“文明”当帽子往头上扣时,心里能有杆秤,看清到底是谁的财富,因为哪来的,这才是我们该关心的事。
三招尽显双标!冯德莱恩狂批中国,欧盟在华地位崩塌已成定局刚逃过弹劾惊魂的欧盟
【1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