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新疆棉事件的罪魁祸首!“反华妖女”李秀中,靠诋毁中国来讨好西方国家,直言不想当中国人,亲生父母气的和她断绝关系,如今的下场简直大快人心...... 2022年,许秀中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试探性地表达想回国。但这时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受邀做“专家”的风光人物,而是失去了东西方两边支持的“弃子”。 其实,她现在的处境早就在许多人意料之中。 2021年,“新疆棉事件”让中国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焦点。很多大牌国际品牌宣布抵制新疆棉,中国的形象被泼上了污水。 在这过程中,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突然曝出一份报告,许秀中的署名让很多人意外。她说新疆有“强迫劳动”,但报告里根本没有什么实锤证据。 一时间,许秀中成了西方媒体眼里的“权威代表”,不断被请去发表言论,接连登上新闻头条。 在那段时间,她活在闪光灯下,好像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国外有人将她当成能够“讲真话”的中国人,她的身份反而成了在国际上发声的敲门砖。 可调查深入后,不少人发现许秀中的说法漏洞百出。 所谓的“强迫劳动”不过是捕风捉影,更没有她吹嘘的那些大规模数据。国际媒体、学者开始质疑她的立场和动机。就这样,许秀中成了最早被抛弃的那批“棋子”。 许秀中在甘肃出生,家里条件一般但父母非常重视她的教育。从小读书成绩突出,考上重点中学,一路都被父母当宝贝培养。 到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成了她的新舞台,这也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原来,每个人都能考到高分,比她更优秀的大有人在。如果说家乡是池塘,那北京就是大海。 在新的环境里,她没能适应,心里的落差越来越大。她开始把这些不安和失落归咎于环境,觉得自己必须到国外寻找新的机遇。 当父母知道她要退学出国时,刚开始是不同意的。但女儿执拗到底,父母只好卖房换钱送她远走。 到了澳大利亚,国外的日子并没有那么美好。本来以为一切会变得顺利,结果发现压力更大。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开销很大,她不得不寻找各类兼职。 偶然间踏上脱口秀舞台,她随口吐槽一些中国的生活习惯,没想到外国观众很买账。得到第一次掌声以后,她像是抓住了“赚钱的密码”。 之后,许秀中越讲越大胆,专挑中国话题调侃打趣。慢慢她成了澳大利亚反华圈子里的红人。 正是这种“利用身份讲中国坏话”的表现,让她得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赏识,并顺理成章成为涉疆报告的写手。 从普通留学生到“国际上的专家”,她的路走得很惊险。有人说,丢掉自尊和原则,换来的东西未必能待多久。 事实也确实如此,她的名声起来得容易,塌得更快。伴随“新疆棉事件”热度消退,关于她的质疑和反驳越来越多。 就连当初那些推她上台的人,也在真相暴露之后,把她当成废棋。她想要讨好西方,但对方并没有为她买单。 父母从新闻上知道女儿的行为,感到无比羞愧和愤怒。曾经希望女儿有出息,到最后只能选择断绝关系。 “回家”成了再难启齿的念头。多年辛苦换来满身负累,到头来无处可归,这或许才是她最大的人生失败。 说到底,一个人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真正的归属感,容易被外界评价左右自己的价值观。许秀中选择迎合舆论,靠批评自己的国家换认可,失去了最宝贵的身份和亲情。 而那些利用她的西方机构,不过把她当成打压中国的一颗棋,有用时捧起来,没用时随手丢弃。 其实,世界上不少人都曾走过在人生选择的岔口。 许秀中的下场提醒大家,人如果只剩下虚荣心,被短暂的名利冲昏头脑,把自己当成别人用来攻击自己国家的工具,最后只会发现脚下早已空无一物。
家人们,今天来聊聊宗馥莉母亲施幼珍!你能想象吗,她早就在采访里
【1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