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发现了金正恩的秘密,称朝鲜爆发出巨大能量。 据韩国军方13日消息,朝鲜持续向俄罗斯提供炮弹,以152毫米口径炮弹为准,供货量约达1200万枚。 朝鲜能拿出这么多炮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埋下伏笔。 故事得从上世纪 80 年代说起。 当时的朝鲜在金日成领导下,悄悄启动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军工布局 —— 成立第二经济委员会,将全国 134 家军工厂、59 家维修厂和 34 家配套工厂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了一个独立于民用经济的 “平行宇宙”。 这些工厂分布在平壤、清津等工业城市,甚至藏身于镇川道、慈江道的地下工事中,其生产的 152 毫米自行加榴炮、240 毫米多管火箭炮等装备,不仅满足本国军队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伊朗、叙利亚等中东国家。 这种 “以战养战” 的模式,让朝鲜在冷战末期就积累了庞大的弹药库存。 更关键的是,朝鲜独创的 “先军政治” 体制,将 36% 的 GDP 投入军事领域。 即便在国际制裁最严厉的时期,位于平安北道龟城的方岘飞机制造厂仍在轰鸣,这里不仅生产 “雷鸣” 岸基导弹的发动机,还为 300 毫米火箭炮提供核心部件。 据美国智库 CSIS 分析,朝鲜的弹药储备早在 2022 年就达到 1000-2000 万枚,其火炮生产线若满负荷运转,每年可生产 300-500 万发炮弹。 这种 “平时储备、战时爆发” 的能力,使得朝鲜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能迅速将库存转化为对俄出口的 “硬通货”。 这笔交易对俄罗斯而言堪称雪中送炭。 乌克兰情报总局的数据显示,俄军 40% 的弹药依赖朝鲜供应,仅 2025 年上半年,就有 2.8 万个集装箱的炮弹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往前线。 这些炮弹不仅填补了俄军的火力缺口,更改变了战场态势 —— 在哈尔科夫方向,配备集束子母弹的朝鲜火炮,让乌军每天承受着 “10 发炮弹伺候一个士兵” 的饱和打击。 作为回报,俄罗斯不仅向朝鲜提供超过 100 万桶石油(超出制裁上限两倍),还转让了铠甲防空导弹和无人机技术,甚至首次公开承认朝鲜的拥核地位,为双方在核潜艇、洲际导弹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但这场交易的影响远不止于战场。 对朝鲜而言,1200 万枚炮弹换回的不只是能源和技术,更是打破外交孤立的战略机遇。 通过向俄罗斯输送炮弹,朝鲜成功将自身命运与大国博弈绑定,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存在感显著提升。 而对韩国来说,这一发现犹如警钟 —— 朝鲜的战争潜力远超想象,其部署在边境的 600 毫米 KN-25 火箭炮,射程可达 380 公里,能轻松覆盖首尔、釜山等核心城市。 这种 “以战促变” 的策略,让朝鲜在制裁枷锁下开辟出一条独特的生存之道。 值得玩味的是,西方对此陷入了尴尬境地。 尽管乌克兰拿着炮弹残骸四处告状,却始终无法阻止这场交易。 因为经过几十年制裁,朝鲜早已建立起闭环的军工体系,其 200 家军工厂不仅能生产传统弹药,还能按需制造 “火星 - 11” 弹道导弹等尖端武器。 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言,朝鲜的军事援助是 “团结的真挚体现”,而这种团结背后,是两个被西方孤立的国家在国际秩序边缘的相互取暖。 这场跨越国界的 “炮弹外交”,既是朝鲜半个世纪军工积累的集中爆发,也是国际政治丛林法则的鲜活写照。 当 152 毫米炮弹在乌克兰平原炸开时,它炸响的不仅是战场的硝烟,更是对现行国际制裁体系的一次严峻挑战。 你认为朝鲜的这步棋是战略突围还是玩火自焚?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韩国发现了金正恩的秘密,称朝鲜爆发出巨大能量。 据韩国军方13日消息,朝鲜持续向
洛风阐社会
2025-07-14 11:37:09
0
阅读:109
ktongsoft
朝鲜战略成功了。打铁还需自身硬,靠跪出来的国家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