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台湾省的高山密林很适合打游击战,如果有人躲进去抵抗,清除他们会不会很麻烦?只能说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也不想想谁才是游击战的行家,而且即使对方有地利,天时和人和也不在他们那边。 台湾岛地势确实复杂,中央山脉像大山脊一样横贯南北,海拔动不动就好几千米,一些老一辈的人还记得,日据时期台湾原住民曾经利用山区和日本殖民政府打过十几年游击,那时候靠的是对地形的熟悉和团队间的默契配合。 可惜历史已经翻篇现在的台湾早不是那会儿了,几十年的开发山里资源被大范围开垦开发,野生动物和野菜也都少了很多,再加上现代人平常哪里还有野外生存那点本事?别说支撑长期战斗,就连正常温饱都成难题。 科技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战争的玩法,现代侦察装备根本不讲“隐蔽”二字,卫星隔三岔五就能拍遍全岛,无人机还能24小时来回巡逻,热成像能捕捉到人体细微的温差变化,随便动一动都很容易被发现。 现在这种多层侦查和数据实时共享,游击队隐藏不了多久反而成了“活靶子”,即便真有人钻了空子藏得很深,能不能逃得过下一轮无人机火力打击还两说呢。 在封锁状态下四面环海的台湾岛就成了“天然孤岛”,往外逃几乎是不现实的,山里资源也并不宽裕,现代装备本身消耗大,枪弹、药品、粮食都要补给,如果没有稳定后方支持,靠啃野菜、吃草根根本维持不了多久,时间一长有多少人能坚持还是个疑问。 还有另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环节,那就是现代战争信息和指挥体系的重要性,现在一打起来,无线电、卫星通信随时有可能受到电磁干扰。 指挥瘫痪的情况下每个小队就只能自己跑自己了,光靠山林不用想组织什么有效抵抗,山地虽然危险,但失去协调,就成了孤立无援的小团伙,各自为战根本扛不住体系化的正规军围剿。 台湾几十年和平城市化进程一直很快,现在本地人平时舒舒服服过日子,动员能力和忍耐力跟以前农村社会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网上调侃“草莓兵”也不是没道理,真到生死考验的时候,愿意进深山苦熬的可能只是极少数。 装备和人员都强调现代化、专业训练,和老一辈靠毅力的抗争不一样了,游击战尤其需要庞大的后勤、信息、群众基础,没有这些作支撑,再险峻的山区也撑不起来多少战斗力。 网上还有种声音,说虽然大规模游击早已不现实,但山地也许能打打小规模的“游击伏击”、骚扰一下正规部队。 这种设想在局部短时间内可能还有点道理,可真要撑起长期消耗战,想翻过现代战争这道墙基本不可能,小股抵抗最终会被消耗殆尽,哪怕藏得再好,也难以影响整体战局。 无论是经过历史反思还是拿现在其他地区实际案例作对比,台湾想依靠高山密林打持久游击仗,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了,现代社会里随便设想一下都能看明白,能否持久战不仅要地理环境,还要物资供应、群众支持、技术手段等等都跟得上。
台媒葛记者仗义执言,直接喊话黄妈妈了:请你不要不停的放消息出来说男方不准你探视小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