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抗美援朝时,他一人歼敌400余人,立下汗马功劳,复员后却苦干30多年,直到退休后,老英雄的英勇事迹才终于被曝光。 (参考资料:2019-07-31 央广网——传奇老兵 永不褪色 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用鲜血和无悔诠释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重庆合川的偏远村落里,住着一位叫蒋诚的91岁老人,他头发花白,身子颤巍巍的,一口浓重的乡音,话都说不太利索,就是这么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老头,却有着一个传奇又伟大的一生。 蒋诚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战火里泡大的,1949年,成都城外的解放军炮声隆隆,也敲开了21岁蒋诚的新大门,他跑去参军,成了11军31师92团的一名机枪手。 可谁知,部队刚进去没多久,朝鲜战争就打响了,1951年3月,蒋诚跟着部队跨过鸭绿江,战场的残酷是最好的催化剂,入朝才一个月,他就火线提拔为副班长;不到一年,又在朝鲜金城火线入党。 蒋诚所在的军队在朝鲜打了四百多场硬仗,连当时号称“世界一流”的土耳其旅都被他们打残了。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这成了他一辈子的烙印,当时,志愿军15军在一轮猛攻后几乎拼光,537.7高地只剩下24名战士躲在坑道里,断水断粮超过十一天,蒋诚和战友们,就是在这种修罗场里被推上了火线。 也正是在这场血战中,蒋诚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他的右腹被炸开,肠子都流了出来,他竟然硬生生把肠子塞回去,裹上伤口继续打。 更夸张的是,蒋诚拖着这样的重伤,用重机枪干掉了四百多个敌人,还敲掉了一挺敌军重机枪,甚至在一次空袭中,他扛着机枪跳进深坑,架在沟沿上对着俯冲的敌机就是一通猛扫,就这样,他真用机枪打下来一架敌机,凭着这份战功,蒋诚被授予一等功。 1954年,蒋诚随部队回国,仗打完了,该搞建设了,部队在浙江驻扎,要盖营房,他又立了功,别人一天铺5平方米的夯石,他琢磨技术,硬是干到了12平方米,这本是两个人的定额,因为这股劲头,他又拿了个三等功。 然而,新营房盖好了,蒋诚一天没住上,1955年,他复员返乡,档案里写得明白,他带回家的,只有一套便衣、一双鞋袜、一条毛巾、一块肥皂和16尺布票。 英雄的身份,连同军功章,一起被锁进了箱底,蒋诚又做回了那个种地的农民蒋诚,这一藏,就是36年,别说亲侄儿,就连他儿子蒋明辉,也只见过几枚纪念章,对父亲的赫赫战功一无所知。 英雄的功绩,竟是因为一个错别字才重见天日,1988年,当地修县志时,档案员偶然翻出了一份尘封36年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喜报写得清清楚楚:“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 可“备考”一栏却写着“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原来,投递地址把“隆兴乡”错写成了“兴隆乡”,一个字的疏忽,让英雄埋名了36年。 随着喜报被发现,另一份“迟到”的通知也来了,合川县政府发文,同意蒋诚成为县蚕桑站的正式工人,享受全民职工待遇,月薪80元。 从1952年立下一等功,到1988年“落实政策”,整整36年,蒋诚从未向组织提过一个字的要求,而就在他成为“全民职工”的当月,他已满60岁零8个月,因超龄,随即退休。 从战场炮火到乡间田埂,蒋诚的一生,没有太多波澜壮阔的口号,只有一串串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的无悔与淡泊,示名利如粪土,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太阳]抗美援朝时,他一人歼敌400余人,立下汗马功劳,复员后却苦干30多年,直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7-08 17:47: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