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有了北斗系统了,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句你不敢信的,要是现在真的都替换成北斗,咱手机估计都用不成了。 说到导航系统,很多人纳闷:既然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国内为啥还在用美国的GPS?不少网友觉得,既然咱有了自家“本事”,是不是应该一夜之间把GPS全踢出门?可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先说技术层面,卫星导航系统要工作,得靠特定的频段来传输信号。国际上分配给卫星导航的频段就那么一点,GPS作为最早的全球系统,早就占了最好的位置。北斗起步晚,只能在剩下的频段里找地方。 比如说GPS的L1频段用了二十多年,全球的手机、汽车导航设备都是照着这个频段设计的。北斗虽然也有自己的B1频段,但两者频率不一样,设备要同时支持两种信号,就得重新设计芯片和天线。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尤其是前几年的老型号,大部分都是只支持GPS或者北斗其中一种。要是突然换成北斗,这些手机就接收不到信号了,导航功能直接就废了。 再说说产业生态的问题,GPS从1994年全面建成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芯片设计、模块生产到软件适配,整个链条上的企业都是围绕GPS来运转的。 就拿手机芯片来说,高通、联发科这些国际大厂,他们的芯片早就集成了GPS模块,技术成熟、成本也低。 北斗虽然也有自己的芯片,但要让这些厂商把现有的生产线改造成支持北斗,那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软件开发者也得重新编写代码,适配北斗的信号格式。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儿,整个产业链的调整至少得好几年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斗和GPS其实是可以互补的。卫星导航的原理是通过接收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来确定位置。 要是只靠单一系统,有时候卫星数量不够,定位就会不稳定。北斗和GPS实现兼容之后,手机可以同时接收两个系统的信号,相当于多了一倍的卫星可用。 这样一来就算某个系统的卫星被遮挡或者信号不好,另一个系统还能顶上,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都会大大提高。比如说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GPS的信号容易被遮挡,这时候北斗的高轨卫星就能发挥作用,让导航更准确。 另外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GPS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二十多年了,大家早就习惯了用它来导航。不管是开车还是步行,打开导航软件默认就是GPS。要让用户突然切换到北斗,不仅需要设备支持,还得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而且很多企业的应用系统,像物流、农业、测绘等领域,都是基于GPS开发的,要换成北斗,整个系统都得重新调试,成本非常高。 不过咱们也不用太担心北斗的发展,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北斗的应用。比如说,山东已经开始免费开放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数据,覆盖了30多个行业。很多新款手机像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机型,都已经内置了北斗芯片。 导航软件也在逐步优化,默认兼容北斗系统。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北斗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到时候咱们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手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用上了北斗。 说白了北斗和GPS共存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虽然北斗已经很强大了,但要完全取代GPS,还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咱们既能享受GPS的成熟服务,又能逐步体验北斗的优势。等北斗的产业链完全成熟,技术更加完善,说不定哪天咱们就会发现,GPS已经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北斗成了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进制与二进制属于各自独立的底层架构,这是确凿无疑的,既然华为已经申请了专利,那
【8评论】【4点赞】
好奇
怎么觉得你在胡说呢
淘气
放P
红仙美世
技不如人?????
树叶
扯淡
知足常乐
只有水果没有北斗系统
学致宏远
在为美国搞暗杀洗地,普通人没有暗杀价值,看看伊朗几个首脑,不带手机位置一直换都逃不掉,要是美国在国内要斩首哪位高层,应该也逃不掉,特斯拉、苹果手机、打印机、电脑、电视、机顶盒、电灯、星链等等,无处不在的电子设备探头这些都是定位工具,美国GPS无死角监控全球,为什么这么多谈判没有一丁点进展,已经裸奔没有秘密可言。
南江沙洲客
我车的导航为什么全显示北斗几号几号正在导航!没GPS一点踪影?难道小编生活在另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