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
又到了不知道怎么写标题的时候了,这时候随便就成功上位了。
今天一个几年没有联系的人给我发了条微信,让我借他50W,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我说,钱都在股市,不太方便,他居然让我卖50W的股票?
啥?终于让哥彻底憋不住了,直接跟告诉他我们没那么熟。
然后他恨恨的说,我们认识十几年了,怎么会没那么熟?
所有的借贷背后都藏着利益捆绑,要么抵押物靠谱,你把什么价值不止50W的东西抵给我,要么我们交情够好,给你50W我都愿意,也别说什么借不借了。两样都不占,你跟我说借钱?
开什么玩笑?谈什么感情?有什么感情值我付50W,是你太天真了还是我平时看起来太傻了?
然后他说我借你50还65,就10天时间,当时就让哥笑了,哥们你在深圳那个遍地小贷的城市,然后自己还是做金融的,跟我说这个?
我图你虚无缥缈的利息,你骗我本金,这是看不起谁的智商呢?这是个现实的世界,每个人的价格早就在暗中打好了码,别人会看着你的实力来下注买单,所以,你提要求之前,先照个镜子,有点自知之明,何必自讨没趣?
当然了,作为一个财经作者,写一篇文章,肯定不是为了吐槽一个很无聊的人,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今天在抖音直播的时候跟人说到了地方债,有人用某首席的说法,内债不是债,是税,这税要你缴纳了吗?
在举债搞本地建设时,你有额外承担了支出了吗?没有的话,税了你个der啊。国家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赶对手的速度,放了个杠杆,让地产先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地方债。指着问题说问题,各种挑剔你都有道理,但为什么像瞎子一样,不去看这个过程中到底是谁受益了?难道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增长里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只不过红利终究是有时效性的,过了那个点就没得吃了,想着过去吃的好的,你不感谢时代,反倒抱怨自己没能一直能将便宜占到底,这是个什么道理?08年之后,为什么我们要再启动一次地产,难道你们真的一无所知?美帝开启直升机撒钱印钞,全球信用货币信用都在稀释,你不跟人争印钞权,那就是躺平了等别人的印钞机来掠夺你的财富,这不是傻子吗?
看看隔壁的霓虹国为什么一直在失去,为什么过去这十几年的全球发展里,只有中美两国吃到了红利,其余的国家基本都没有吃到什么好的,甚至成为代价?美帝用的是华尔街大法,各种股票金融延伸品来吸走全球财富。东大如果只靠产业链慢慢发展,根本不可能跟得上美帝的速度,更别说追赶了,这时候用地产来放杠杆,启动内生性发展,又有什么错?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15年又开启第二波是为了对冲美帝的紧缩政策,但20年美帝开第二轮QE之后,我们有率先刺破地产泡沫,开启逆周期调控啊。因为这时候再刺激,其实边际效应是有限的,过度金融化反倒会影响到产业发展。这波我们利用了新冠和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的全球去工业化,进一步加强了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将所有的外国都甩在了身后。
有硬核实力,这才是敢在债务问题上取得绝对自主权的底气。大家可以看看最近这段时间美元指数的跌幅,再看看RMB的涨幅,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我们其实相对一篮子货币是在贬的,因为在化债问题上,我们需要美帝挡在前面当个靶子。自己慢慢琢磨里面的道理吧。美国国债啥时候是美国老百姓的负担?美国因为负债问题开启印钞机,把锅甩给了全世界,最后买单的是全世界。所以为啥我们要自己扛?
都有了那个硬核实力,凭什么不享受一下帝国红利?只要足够强大了,内债也不是债,而是一种金融资本,美国国债能卖得出去37万亿美元,怎么,我们这么点RMB债还能是个事吗?从前内债得自己来背,那是因为实力不够,现在不是那么回事,还在这里逼逼内债是税的,纯属大傻叉。
债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被人认可你举债的资格,和不敢随便向你追债的实力。最近为什么又有人拿出地方债来反复叨逼叨,肯定不是真的忧国忧民,想解决问题,而是脑子有毛病或者思想有问题,不懂你可以少说点,不说,别到处去散布一些莫名其妙的负面信息。
看看懂王搞大美丽法案,之前搞的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人家把美债当成一种权利,这叫帝国权,因为美帝是全球老大,享有不容置疑的地位,因此才能拿美债当武器,别人还不能说个不字。
现在东升西落的趋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为什么还站在客体的位置来看我们的债务问题呢?摸着美帝过河,看看帝国红利是怎么一会回事。
别信那些脑子空洞的经济学猹们的说法,信用货币时代哪里有什么通缩,结构性的通缩本质上是另一种时代的红利,你指着红利说陷阱,那我们还能说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