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衔台上,一张年轻稚嫩的面庞,却肩扛中将军衔,着实令人惊叹,不禁让人

虎皮芳草潭 2025-06-30 11:12:50

1955年的授衔台上,一张年轻稚嫩的面庞,却肩扛中将军衔,着实令人惊叹,不禁让人感叹,时势造就了英雄啊!这位将军便是“万岁军”38军政委刘西元,彼时的他眉清目朗,带着娃娃相,气质儒雅,很难想象他经历过怎样的枪林弹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的中南海,将星云集,授衔仪式上,朱德总司令走过队列时,却在一个年轻的中将面前停下了脚步。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过去:那张脸太年轻了,眉清目秀,甚至还带点娃娃气,一副儒雅书生的模样,可肩上扛着的却是沉甸甸的中将军衔,这对比确实扎眼。 朱德拍了拍他的肩章,笑着说:“当年的小鬼头,到底成器了!”一旁的彭德怀元帅也凑过来,帮他正了正军衔,同样笑着提起旧事:“当年炊事班的老王,还说你这‘豆芽菜’长不成材,真该让他来瞧瞧!” 而被两位元帅打趣的,正是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万岁军”军政委——刘西元,一个看似文弱的将军,究竟是靠什么在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 故事得从1930年的江西吉安说起,那年刘西元13岁,是城里布庄的学徒,人称“苦伢子”。 当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打下吉安时,他第一次见到了这支军队:军装打着补丁,却精神抖擞,秋毫无犯,这和他见惯了的旧军阀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少年当下做了决定,攥着三个月工钱就跑去报名,但征兵的看他瘦得像根竹竿,劝他去少年先锋队,可他铁了心要当红军。 人虽瘦,骨头却硬,一次暴雨中送急信,他连人带文件袋滚下山坡,浑身是血,之后硬是准时把信送到,连长拍着他的脑袋说:“这小子,是块打仗的料。” 但光有蛮劲还不够,1931年,刘西元进了瑞金红军大学,这个只念过两年私塾的“放牛娃”,握笔都费劲。 也正是在这时,朱德来视察,一眼就注意到了站得笔直的刘西元,问了他的名字后,点头说:“眼神很稳,是个当将军的苗子。”这话传开后,炊事班的老王还开玩笑,说“豆芽菜也想当大树?” 所以这句玩笑话,后来就成了彭总口中的趣闻,但战火才是最实在的试金石。 1934年湘江战役,17岁的刘西元已经是宣传干事,他带着一个30人的收容队,硬是把200多个掉队和失散的战士找了回来,这份组织能力和担当,在当时堪称奇迹。 遵义会议后,朱德再见到他时,也颇为惊讶,拍着他背地图的帆布包说,这样的人才埋没不了。 到了1937年平型关,21岁的刘西元已是营教导员,日军的机枪像泼水一样封锁了制高点老爷庙,他带着全营用铁锹硬生生挖出三道反坦克壕。 战斗打响,他第一个跃出战壕,有张战地照片,他刺刀上的寒光和他眼里的杀气一样锐利。 为了抄后路,他带着两个班钻荆棘丛,军装划破了也顾不上,其中一个叫李茂才的战士中弹,倒下前冲他喊:“教导员,替我多杀几个!” 刘西元红着眼,带人摸到日军机枪阵地后方三十米,一通手榴弹解决了战斗,而他自己的后背也在汩汩流血。 然而,真正让他一战封神的,还是朝鲜战场。 1950年,38军入朝首战不利,军长梁兴初被彭德怀骂得狗血淋头,作为政委,刘西元和梁兴初在指挥所里不眠不休,把地图都快划烂了。 二次战役前夜,刘西元召集干部开会,把缴获的美军罐头全开了,算是战前动员:“明天要是再掉链子,我第一个冲上去挨枪子!” 那一夜,他亲自率领尖刀部队,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里强渡大同江,棉裤冻成了冰坨,双脚早就没了知觉,硬是带着部队急行军七十多公里,天亮时分死死卡住了美军的退路。 而这一仗,就是名垂军史的三所里穿插战,当时战报送到彭德怀手上,彭总拍案叫绝,那封“三十八军万岁”的电报,也成了这支部队的最高荣誉。 1955年,38岁的刘西元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了最年轻的开国中将之一。 后来有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指着满屋子的军事书籍,回答得实在:“哪有什么秘诀,每本书上不都写着‘准备打仗’四个字吗?” 这位从“豆芽菜”成长为“万岁军魂”的将军,一生都在践行这四个字。 直到2003年,刘西元逝世,火化工整理遗体时突然发现,将军的右脚,有三根脚趾是缺失的,原来,那是在朝鲜战场的大雪中冻掉的......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西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西元:率先垂范 军魂铸就“万岁军”

0 阅读:893

评论列表

静肃

静肃

6
2025-06-30 13:11

致敬!

猜你喜欢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