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着俩伤兵在敌后打游击,谁能想到,这一撑就是四年!

时光雕琢风华 2025-05-22 18:55:16

[浮云]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着俩伤兵在敌后打游击,谁能想到,这一撑就是四年!后来,他愣是把这支小队伍拉扯到八百多人,硬生生冲破敌人一次次的封锁和围剿,在皖南闯出了响当当的名号。 1941年,黄山深处,刘奎带着两个受了重伤的战友,扛着一把枪,开始了游击生涯,新四军主力已经转移,留下他们的任务看起来几乎没法完成。 刘奎没有多想,白天走村串户跟村民讲抗日的道理,晚上点着油灯写宣传单,几个山里的百姓拿着自制的武器加入,县委又送来了几个人和枪,队伍有了点雏形。 粮食不够,武器也少,刘奎决定带人去打庙首镇的伪乡公所,他们装扮成卖菜的农民和赶路的商贩,混进镇子,还顺手拿下了伪警察的武器。 换上缴来的衣服,他们大摇大摆走进据点,内外一起动手,拿下了第一场胜利,有了枪支和粮食,队伍总算有了底气,能继续跟敌人周旋。 皖南的山路不好走,刘奎带着人专找敌人运物资的小道下手,瞅准机会就打,有时候,他们扮成普通百姓,混到敌人据点附近,冷不丁就发起进攻,敌人派大部队来清剿,刘奎让队伍分成小队,钻进山里跟敌人绕。 1942年的一次战斗,刘奎被敌人追到悬崖边,只能跳下去保命,他运气好,被山下的大树挂住,躲在山洞里熬了快一个月才出来,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打不死的刘奎”,这名字在皖南传开了。 队伍从十几个人,慢慢发展到八百多人,还建起了自己的地盘,他们在山里种地,解决了吃饭问题,又建了医院给伤员治病。 他们还办了学校,让村里的孩子能读书认字,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敌人看他们扎下了根,使出各种招数,想把这支队伍彻底消灭,他们派兵围剿,还假扮游击队去村里捣乱,想让百姓不再支持刘奎。 刘奎带着人硬是顶住了压力,九次受重伤,九次活下来,成了百姓眼里的英雄。 刘奎小时候过得苦,四岁没了爹娘,只能跟着伯父生活,伯父家穷,村里的恶霸还老找麻烦,少年刘奎只能出去讨生活,他在田里给地主干活,在街上捡别人不要的东西,心里憋着一股气。 1926年,他听说了红军的事,说他们帮穷人,不抢百姓东西,立马就动心了。1928年,刘奎加入了红军,上战场总是冲在最前面,打长沙的时候,子弹从他身边飞过,他一点没退,带着人往前冲,攻吉安时,他带着队伍用牛车撞开敌人的防线,硬是打进了城。 从普通士兵到营长,他的每一步都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 1934年,红军主力撤离,刘奎因为受伤留在了湘赣边界他在那三年跟敌人斗,认出了陈毅,还学了不少打游击的本事,这些经历让他知道,遇到再大的难,也得咬牙撑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刘奎换下军装,干起了新的活儿。 1952年,他回到当年打仗的地方,翻山越岭找回了牺牲战友的遗骨,他把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遗骨送到南京,妥妥当当安葬。 后来,他负责毛主席来安徽的保卫工作,每天都小心翼翼,不敢出一点错,从战场上的汉子,到保卫一方安宁的干部,他始终没忘了为老百姓做事。 1979年,刘奎走了,但他的事迹在皖南的村子里传开了,村民们讲起他,总是说他怎么从一个没爹娘的孩子,变成了带八百人的队长。 他的故事让大家明白,只要有信念,再难的事也能干成,今天看刘奎的一生,他的事迹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告诉后人,遇到困难要坚持,信念能让人走得更远。 (信息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党史早知道】黄山英杰——刘奎)

0 阅读:125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1
2025-05-22 21:25

[赞][赞][赞]

猜你喜欢

时光雕琢风华

时光雕琢风华

废话很多的一瓶人类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