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退伍军人刘学保为了立功,先杀了自己的同事,又自己弄伤自己,还造谣说同事要炸桥,结果骗过所有人,荣立一等功!
刘学保是甘肃永登县的一个退伍军人。
一直以来,刘学保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立功,只可惜当时立功的机会不多,刘学保参军期间,都没有立功,退伍以后,想立功就更加困难了。
这让刘学保有些不甘心。
于是,刘学保就动了歪心思。
他认为,没有立功机会,就自己制造机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刘学保打起了同事李世白的主意。
解放前,李世白是国军的副连长,如果曾经的国军副连长干了什么坏事,被他刘学保及时制止,那么他刘学保,不就是立功了?
想到这,一个阴谋在刘学保脑海中浮现。
一天晚上,刘学保找了一个理由,说有事情要和李世白商量,邀请李世白去大通河大桥与他见面。
因为刘学保是退伍军人,可信度还是有的,李世白也没有怀疑,当晚就去了大通河大桥。
等李世白到了大通河大桥后,刘学保就若有其事地与他交流起来,闲聊过程中,刘学保趁李世白不注意,突然拿起石头,狠狠地敲击李世白的头部。
刘学保当过兵,受过军事训练,他一出手,就是直奔李世白的要害而去,尤其是,李世白因为信任刘学保,一点防备都没有,刘学保还拿着石头。
结果,刘学保拿着石头一敲击,李世白的头部就鲜血淋漓,但李世白也当过兵,遭此袭击后,他还想反抗,刘学保见状,又举起石头,对着李世白的头部连续砸了好几下,硬生生把他砸死了。
李世白死后,刘学保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
稍微布置后,刘学保引爆了炸药。
不过刘学保准备的炸药剂量不多,就这点炸药,根本炸不掉大桥,但刘学保不在意。
对刘学保来说,只要能闹出动静,让别人以为李世白要炸掉大通河大桥,那就够了。
在引爆炸药的时候,刘学保还故意让自己受伤,使得他的手腕处,流了很多血。
不久,炸药引爆后发出的巨大声响,很快惊动了附近的巡逻人员,他们纷纷赶到了大通河大桥。
看到巡逻人员,刘学保连忙大喊:“李世白是反革命分子,他要炸掉大通河大桥。”
因为刘学保是退伍的解放军战士,而李世白原来是国军的副连长,加上此时刘学保手上全是血,巡逻人员就相信了刘学保的话。
这时,一个巡逻人员上前检查李世白的鼻息时,发现李世白还有微弱的呼吸,就打算把他送进医院进行抢救,以便对李世白进行审问。
刘学保听说李世白还有呼吸,悔恨不已,他担心李世白活过来,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刘学保越想越害怕,就鼓动群众,给李世白泼了很多脏水,让群众对李世白下手。
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李世白真是坏人,就用枪托、木棍等武器,不断捅打李世白,结果,原本还有微弱呼吸的李世白就在送往医院抢救的路上,彻底断了气。
李世白死后,被贴上了“反革命”的标签,刘学保因为阻止“炸桥分子”有功,成了“护桥英雄”。
事后,《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学保的英雄事迹,刘学保的事迹,还上了教材。
刘学保本人,也因此荣立一等功。
这让刘学保有些沾沾自喜。
11年后的1978年,当地有一些村民认为,当年的事情太过蹊跷,刘学保和李世白都当过兵,可现场却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这一点就有些奇怪了。
再有,当时炸药的剂量很少,根本无法对大通河大桥构成半点威胁,既然李世白要炸掉大桥,怎么会只准备了这么一点炸药,这不合理。于是,一些村民就联合起来,向县委提交了质疑信。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取证,到了1983年,军方和当地政府才确认:李世白炸桥,完全是虚构。
这件事情,是刘学保为了立功,故意捏造出来的。
刘学保不仅不是英雄,还是一个为了私利,犯了故意杀人罪的罪犯!
最终,刘学保就被抓了起来。
在审讯中,刘学保见当年的事情瞒不住,只好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1985年,刘学保经审判后,被判无期徒刑。
这时,距离李世白遇害,已经过了18年。
尽管政府给了李世白的家人进行了应有的补偿,但此事给李世白及其家人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无法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