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8日,宋希濂打电话给陈明仁:“张绍勋师长自杀了。陈明仁气愤的说:

玉尘飞啊 2025-05-22 11:57:32

1944年6月28日,宋希濂打电话给陈明仁:“张绍勋师长自杀了。陈明仁气愤的说:“张绍勋就算不死,我也要枪毙他。” 滇西反攻战役中爆发过一场震动国军高层的龙陵争夺战。 1944年夏秋之交的这场恶仗,让蒋介石亲自下令调整前线指挥官,更让两位黄埔一期将领的命运发生戏剧性转折。 事情要从当年6月说起,中国远征军十一集团军奉命主攻滇西要地龙陵,总司令宋希濂将主攻任务交给麾下71军。 不过实际在前线指挥的却是副军长陈明仁,这位湖南籍将领虽然战功显赫,但因性格刚直不讨蒋介石欢心,年过四十仍戴着副职头衔。 战役初期就埋下隐患,71军麾下的87师师长张绍勋仗着是宋希濂嫡系,对陈明仁的指挥阳奉阴违。 6月上旬某日,陈明仁正在与宋希濂通电话,意外听到张绍勋越级请示调动部队。这种破坏指挥体系的行为激怒了陈明仁,他在电话里当场发作,差点与顶头上司宋希濂翻脸。 6月10日深夜的战况成为转折点,当时87师部队突入龙陵城区,前线团长向张绍勋报告"已控制全城"。急于抢功的张绍勋直接绕过军部,向宋希濂报捷。 这份未经核实的捷报被火速传往重庆,各大报纸连夜刊发号外,重庆街头甚至燃放起庆祝鞭炮。 第二天拂晓,四千多日军生力军突然杀到,与城内残敌形成夹击之势。 87师官兵在睡梦中遭袭,原本的庆功现场瞬间变成血肉磨坊。张绍勋慌忙请求撤退,却遭到陈明仁严词拒绝:"现在撤退等于把后背亮给敌人,必须死守待援!" 战局急转直下让宋希濂陷入两难,这位集团军总司令既要维护老部下的颜面,又得顾及整个战局。 最终在军长钟彬干预下,伤亡过半的87师获准撤出城区。此时重庆方面已收到龙陵得而复失的消息,蒋介石震怒之下连发十二道电令斥责宋希濂。 承受不住压力的张绍勋在6月28日举枪自尽,所幸被副官夺枪救下。陈明仁得知消息后态度强硬,直言"就算没死也该枪毙"。 这场风波最终引发更大震荡——9月初,蒋介石将宋希濂调离前线,名义上是去陆军大学深造,实则是明升暗降。接替者黄杰到任后,不仅调整了71军领导班子,还调来第五军精锐助战。 增兵后的远征军经过五个月血战,终于在11月11日重新夺回龙陵。这场惨胜付出的代价惊人:三万多中国将士伤亡,日军也折损万余兵力。 不过对于陈明仁来说,这场战役成为他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接任71军军长后,他终于在抗战胜利前夕戴上了正职将星。 时间快进到21世纪,当年战场上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在湖南醴陵的陈明仁故居纪念馆里,"抗日名将"的牌匾旁新增了"起义功臣"的称号。 根据湖南统战部官网2022年更新的资料,陈明仁后人至今仍定期回乡参加纪念活动。而在台北的忠烈祠中,宋希濂的牌位旁摆放着最新更换的菊花——台防务部门官网显示,近年每逢清明都会有军方代表献花。 当年主张撤退的钟彬结局最令人唏嘘,据广东梅州政协2021年出版的《客家将星录》记载,这位曾经的71军军长在1949年兵败被俘,病逝于战犯管理所。 倒是自杀未遂的张绍勋因祸得福,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云南保山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文史专员走访过隐居昆明的张绍勋,记录下他晚年"每念及龙陵旧事,必面壁长叹"的细节。 如今站在龙陵松山战役遗址眺望,当年弹痕累累的城墙已爬满青藤。当地文旅局打造的抗战主题景区里,电子解说牌用三种语言讲述着这段历史。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曾经搅动风云的人物,终究化作了纪念碑上冰冷的文字。倒是山间年年绽放的杜鹃花,还在诉说着八十年前那场血与火的较量。 【信源标注】 湖南省委统战部官网《陈明仁将军生平展陈更新完成》 台湾防务部门官网《忠烈祠春祭典礼纪实》 广东梅州政协《客家将星录(修订版)》 云南保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滇西抗战口述史料汇编》

0 阅读:33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