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8岁黄永玉让弘一法师为他题字,法师微微一笑答应了,他叮嘱道:切记,4天内务必来拿。没想到,黄永玉8天后才去,当他看到禅房里的字时,立即朝着卧室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号啕大哭起来。 1942年秋天有个叫黄永玉的湘西少年背着画具在泉州流浪。 这年他刚满十八岁,头发乱得像鸡窝,衣服上沾满颜料,口袋里揣着刻刀和木刻板,整天在开元寺附近转悠。 黄永玉打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主。 1924年出生在湖南凤凰县的书香门第,家里长辈都是读书人。 他母亲杨光蕙是当地出了名的时髦女性,三十年代就敢剪短发穿短袖,还当过女子小学校长。 可这娃偏不按常理出牌,在学堂里坐不住板凳,三天两头翻墙逃课,得了个"黄逃学"的外号。 十四岁那年黄永玉突然开窍,木刻作品接连在报纸上发表,稀里糊涂成了东南木刻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可惜好景不长,他在集美中学跟人打架被记大过,干脆卷铺盖离家出走。 十五岁的少年揣着七块大洋,从福建走到江西,睡过破庙啃过树皮,倒把胆子越闯越大。 话说那天黄永玉晃到开元寺,瞅见玉兰花开得正好。 这小子手脚麻利爬上树,没成想树杈上早坐着个光头老和尚。 "老头儿采花做啥用?你这光头剃几年了?"少年没大没小地嚷嚷。 老和尚眼皮都不抬:"老头子高兴干啥就干啥。" 就这么着,一老一少在玉兰树上聊开了。 后来黄永玉才知道,这老和尚正是大名鼎鼎的弘一法师。 法师俗名李叔同,年轻时是风流才子,写歌演戏样样在行,中年出家后成了律宗高僧。 那天在禅房里,黄永玉看见书案上放着丰子恺的来信,这才恍然大悟——敢情眼前这位就是艺术界传说中的祖师爷。 黄永玉壮着胆子求法师题字。 弘一法师笑着应下,特意叮嘱四天后来取。 谁料少年人贪玩,跟着朋友跑去洛阳桥看石刻,第八天才想起这茬事。 等他赶回开元寺,只见禅房挂着幅新写的字"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墨迹早干了,屋里檀香味里混着药味。 小沙弥告诉他,法师四天前就圆寂了。 这事成了黄永玉心里永远的疙瘩。 后来他辗转上海香港,从木刻师傅变成央美教授,画猴子刻荷花名满天下,可兜里总揣着法师那幅字的拓片。 有人说他画里那股子野劲儿,活脱脱就是当年玉兰树上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湘西伢子。 2017年央视记者白岩松去拜访九十三岁的黄永玉。 老头穿着皮夹克,开着红色法拉利在万荷堂院子里飙车。 被问及这把年纪还折腾啥,他眼睛一瞪:"老头子高兴干啥就干啥!"这话听着耳熟,六十年前玉兰树上那个老和尚也是这么说的。 2023年春天,九十九岁的黄永玉在中国美术馆办画展,展厅最显眼处挂着那幅"不为众生求安乐"的复制品。 《北京日报》记者拍到他拄着拐杖在字幅前站了足足一刻钟,嘴里念叨着"法师你看,我又折腾出新花样了"。 年底《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老爷子摸着光头笑说:"等我过百岁生日,要开架直升机去天上采玉兰花。" 信息来源: 中国美术馆官网《黄永玉艺术回顾展》展览资料 《南方人物周刊》2023年第24期《百岁少年黄永玉》 《北京日报》2023年4月15日文化版报道 白岩松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访谈章节 泉州开元寺官网弘一法师纪念馆档案资料
有哪些历史人物,了解以后让你很是吃惊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