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军根本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没有任何抵抗力,如果中国海军敢动手,那就叫他们尝尝大英皇家海军的炮火!”1953年的珠江上,英国舰长梅里曼自信满满,但是很快他就为自己的话付出了代价...... 珠江口的海风裹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英国炮艇HDML1323号的柴油机轰鸣声划破水面。 艇长梅里曼中尉叼着雪茄斜倚在驾驶舱,望远镜里映出远处中国巡逻舰的轮廓。 这个南非出生的军官习惯性摸了摸胸前的十字架挂坠,嘴角浮起轻蔑笑意——在他眼里,这些刚学会开船的东方人根本不配称为海军。 时间回溯到四年前的长江江面,紫石英号的炮塔还在冒着青烟。 那场让大英帝国颜面扫地的炮战,至今仍是皇家海军心头的一根刺。 此刻梅里曼指挥的炮艇虽只有54吨,却配备着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和深水炸弹。 他盘算着再往前突进两海里,就能拍到中国海军基地的清晰照片,这份功劳足以让他晋升少校。 珠江口西侧的横洲海域,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张羽攥着望远镜的指节发白。 三分钟前升起的国际信号旗孤零零飘着,英舰非但没有减速,反而摆出了战斗队形。 他清晰看见对方炮手正在填装弹药,甲板上的刘易斯机枪已调整到射击角度。 "轰!"三发警告炮弹在英舰舷侧炸起水柱。梅里曼吐出雪茄狂笑,挥手示意继续前进。 这个举动彻底点燃了导火索,两门76.2毫米舰炮的怒吼震得海鸟惊飞,第一轮齐射就洞穿了1323号的动力舱。 木制甲板在爆炸中四分五裂,鲜血混着柴油在倾斜的船舱里流淌。 梅里曼捂着腹部伤口试图爬向救生筏时,才发现急救箱早被自己改装成了酒柜。 香港水警电台突然炸响的求救信号,让大屿山基地乱作一团。 两架蚊式战斗机的飞行员刚爬进座舱,防空警报就响彻云霄。 当英国机群抵达战场时,只看到冒着黑烟的炮艇正被康科德号驱逐舰拖拽着逃离,珠江口上空密布的高射炮火网逼得他们只能在云层上盘旋。 六分钟的战斗改写了南海格局。当伦敦的抗议照会送到北京外交部时,章汉夫副部长用二十页调查报告堵住了英国人的嘴。 珠江两岸渔民后来传言,每逢阴雨天还能听见当年炮声的回响,那些载着丝绸茶叶的帆船再不用对着米字旗点头哈腰。 四十年后,当年接替梅里曼指挥的戈登·克莱佛在曼彻斯特养老院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个因躲进厕所逃过一劫的水兵,余生都在重复一句话:"他们开炮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2019年大英博物馆策划"香港岁月"特展时,策展人特意从澳洲调来了1323号的残骸。 生锈的博福斯炮管与泛黄的海战报告并列陈列,展签上却只写着"1953年海上事故"。 2024年春天,珠海航展的国产航母模型旁,白发苍苍的张羽将军驻足良久。 陪同的解说员并不知道,老人浑浊的眼里正重映着七十年前那团染红珠江的火焰。 海风穿过展厅,带着咸味的风掠过将军胸前的勋章,仿佛当年震耳欲聋的炮声化作了轻柔的潮汐。 真理在炮弹划出的抛物线尽头闪耀。从木帆船到钢铁巨舰,从珠江口到深蓝远洋,那些曾被打碎的尊严,终究随着浪花淘洗出新的海岸线。 信息来源: 今日头条《1953年中英珠江口海上作战》 网易订阅《1953年,中英珠江口海战舰艇炮艇绝密任务》 今日头条《酣畅淋漓的1953年珠江口中英海战,新中国海军对外第一战》 网易号《1953年珠江口海战,新中国海军对外的第一战,给予英军沉重一击》 微信公众平台《战舰“勇敢”扬威伶仃洋,记9.9中英珠江口海战始末》 今日头条《1953年,英国舰队准备开进南海,一雪百年之耻的中英珠江口海战》
“中国的海军根本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没有任何抵抗力,如果中国海军敢动手,那就叫他们
海诚看趣事
2025-05-19 13:3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