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正乱的时候,传出中国缺粮的风声,越南立马宣布禁止粮食出口,而过了两

倚楼听风话桑麻 2025-05-17 17:21:23

2020年疫情正乱的时候,传出中国缺粮的风声,越南立马宣布禁止粮食出口,而过了两个月,中国发表谈话指出,我国粮食很多后,越南马上又放开出口,态度变得比谁都快。 2020年初,新冠疫情像狂风席卷全球,港口封锁、物流瘫痪,粮食供应链绷得像根随时断裂的弦。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发出警告:全球粮食贸易可能萎缩3.1%,已有13个国家祭出出口限制。 越南,这个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嗅到了危机。3月24日,越南总理阮春福签下第107/QD-BCT号决议,禁止大米出口,优先保障国内6000万人的口粮。 在河内,贸易商阮文雄的手机响个不停,中国采购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阮,米什么时候能发?我们合同都签了!”阮文雄只能苦笑,禁令来得太突然,他的仓库里5000吨大米已经装箱,却只能烂在货场。 国际米价应声暴涨,泰国5%破碎率大米从499美元/吨飙到582美元/吨,涨幅15%。越南这一招,像是在全球粮食牌桌上甩了一张“王炸”。 但禁令的背后,越南也有自己的算盘。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卡车排成长龙,司机们抽着烟抱怨:“中国市场占我们大米出口的四成,这么一堵,不光中国急,我们也得赔钱!” 越南工贸部的官员们夜里开会,桌上摆着FAO的报告和国内库存数据:2020年大米产量2700万吨,国内消费不过2000万吨,出口禁令看似保险,实则可能自断财路。 与此同时,北京新发地粮油储备库的传送带昼夜轰鸣,巨型筒仓在春日阳光下闪着银光。库管员李建国抓起一把稻谷,塞进嘴里咬得“嘎嘣”响:“水分达标,颗粒饱满,这批稻谷能存十年!” 4月4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掷地有声:“中国粮食库存充足,小麦超1.4亿吨,稻谷超2.1亿吨,够全国吃9个月!” 这不是空话。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牢不可破,杂交水稻技术让亩产节节攀升。湖南农科院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抗倒伏新品种在春雨中摇曳,稻穗低垂,像在诉说粮食安全的底气。 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2020年1-4月,中国从越南进口大米仅占总进口的2.3%,大头来自泰国和巴基斯坦。越南禁米?中国压根不慌! 更重要的是,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像一台精密机器,运转得滴水不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监测屏上,库存数据实时跳动:稻谷储备率97.3%,小麦99.1%。 5月初,越南工贸部悄悄松口,宣布恢复大米出口,首批50万吨直奔中国市场。阮文雄终于松了口气,仓库里的集装箱重新启动,嘉林火车站的货场又热闹起来。 越南媒体报道,政府重新评估后发现,国内粮食库存远超需求,禁令不仅伤了出口创汇,还让中越贸易蒙上阴影。 这一转折,离不开中越关系的微妙博弈。友谊关口岸的清代界碑上,刻着两国几百年的恩怨纠葛。 1979年自卫反击战后,中越关系一度冰封,但近年来,中国援建的边境铁路让货运效率翻倍。 2020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虽受禁令影响骤降74%,但其他水果、海产品贸易依然火热。越南猛然醒悟:和中国对着干,得不偿失。 5月28日,越南总理在河内会见中国大使,语气温和:“中越是兄弟国家,粮食贸易要互利共赢。” 一周后,越南大米重新出现在中国超市,价格甚至比禁令前低了5%。阮文雄笑着说:“中国采购商又开始催货了,这次他们口气可硬气多了!” 这场粮食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国粮食安全的硬核实力。疫情之下,全球20多个国家捂紧粮食口袋,FAO报告称1.38亿人陷入饥荒风险,但中国却稳如泰山。为什么? 首先是政策。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白皮书,字字千钧,背后是14亿人的饭碗不能丢。其次是技术。 反观越南,禁米风波暴露了它的软肋:粮食产量虽高,但高度依赖出口,国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慌了神。 (信息来源:金融界2020.3.31越南等6国禁止粮食出口 联合国发预警:中国要担心吗?)

0 阅读:116

评论列表

老鹰

老鹰

2
2025-05-17 20:55

什么时候再收拾一下这个可恶的流氓?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