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只因媳妇对婆婆出言不逊,丈夫45秒连扇妻子23巴掌,妻子被打得两次吐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5-14 23:35:59

2021年,只因媳妇对婆婆出言不逊,丈夫45秒连扇妻子23巴掌,妻子被打得两次吐血,孩子就在一旁惊恐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妻子始终站在那里,既不还手,也不躲闪,就那样呆呆地站着承受丈夫的耳光。   (信息来源:2021-03-22 广东刑警——广东一女子45秒被丈夫掌掴23次,警方通报|一周扫案)   2021年,广东梅州五华县一则仅有45秒的短视频,发布在了互联网,视频里,穿蓝棉服的男人和穿白毛衣的女人相对而坐,空气紧张得能拧出水,短短45秒,男人抡圆了胳膊扇了23下,力道之大,女人嘴角两度渗血。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暴力背后,还坐着他们年幼的孩子,孩子全程目睹,没哭没闹,就那么默默看着,仿佛司空见惯,五华县公安局后来透露,这段视频,正是这个孩子传上网的。   据当地知情人说,加上视频里的对话,大概能拼凑出个轮廓,起因是家庭口角,妻子因为些琐事跟婆婆吵了几句,情绪上来了,话可能说得有点冲,甚至顶撞了婆婆,丈夫一看,觉得老婆冒犯了自己老娘,这在他眼里是“大逆不道”,火一下就拱上来了,理智当场下线。   视频里,女人带着哭腔又不服气地说:“你越打我越骂”,男人则边打边吼:“有你这样做女人的嘛?”愤怒彻底吞了他,他没想过沟通调解,直接用最原始的暴力来回应妻子的“不逊”,维护他母亲的“尊严”。 此事件迅速在网络空间引起热议,2021年3月20日,五华县公安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通报,确认视频中男女主角胡某某和廖某某为夫妻,并声明已启动相关调查程序,后续警方还对外透露一个细节:这段录像实际是由其子女摄制并发布到网上的。   五华县妇联也表态,说这行为太不可思议了,会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妇联要跟公安一起查,争取情理结合,尽快妥善解决。   可是,不少网友对警方的初步通报不买账,在评论区喊话,说不能光确认个夫妻关系就完了,得公布后续处理结果,还强调“不管什么关系打人就是犯法,”这话糙理不糙,代表了大家对家暴的零容忍。   家庭本应是温暖的避风港,为何却变成了暴力的战场?法律的威慑,如何才能切断这种恶性循环?据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家解读,视频中实施殴打的男子行为已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处以最长15天的拘留,并处最高500元的罚款。 许多人长期将家庭暴力误解为"家务事"或"夫妻闹矛盾终会和好",这种错误认识实际上为施暴者提供了一面"护身符",同时也使受害者寻求帮助的道路更加艰难,这种观念亟需扭转——家暴绝非私人事务,而是侵害人权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构成犯罪,因此,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显得尤为关键。 而在这些暴力事件里,最无辜、最脆弱的,就是那些眼睁睁看着的孩子,视频里那个娃,抱着腿缩在角落,眼神呆滞,表情冷漠,他的沉默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在暴力环境里泡久了,恐惧和无奈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学术研究早已表明,亲眼目睹家庭暴力会给儿童造成深远且持久的心理伤害,不仅会扭曲其情感发展,还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方式。在暴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会不自觉地重演上一代的暴力模式,或因心理创伤导致严重情感障碍,使这种悲剧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回到这事儿本身,丈夫那看似为了维护母亲“尊严”的暴力,真解决问题了吗?显然没有,他挥出的每一巴掌,非但没调解矛盾,反而像刀子一样,在夫妻间划下更深的口子,他想用暴力找回的所谓“正义”,不过是饮鸩止渴。   妻子那句“你越打我越骂”,是绝望的反抗,也是对沟通彻底断裂的哭诉,可那会儿,沉浸在暴力情绪里的丈夫,哪听得进这些,这种极端行为,只会让家庭矛盾更复杂,让本就紧张的夫妻关系雪上加霜。 火气上头,拳头抡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忘了,沟通和理解才是维系家庭的基石?这起悲剧里,沟通彻底短路了,要是丈夫在老妈和老婆吵起来时,能冷静点,听听两边的说法,理性调解,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站队,甚至动手,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一家人共同生活,唯有基于相互尊重的有效沟通,方可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维系感情。 当家不再是避风的港湾,而成了暴风之眼时,除了谴责与愤怒,我们还能为困于其中之人做些什么呢?怎么才能真正斩断暴力的锁链,让阳光照进每个被阴影笼罩的角落?这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